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偷”来的成功值得羡慕吗?
www.fjsen.com?2009-12-30 09:01? 詹 勇?来源:人民日报    我来说两句

近来,不少男女老少沉迷一个叫做“偷菜”的游戏。据玩家们的心得,这玩意儿“妙”就妙在一个“偷”字,“偷”得好才算玩得好,敢于“偷”才能赢得大。只有千方百计去“偷菜”,才能迅速发家致富,而老老实实“种菜”的,常常空忙一场。

又如前段热播的电视剧《蜗居》,片中有位叫宋思明的“公仆”,以其见不得光的精明智巧,“偷”得了巨额国家资财;还有位叫海藻的女子,不惜以权色交易“偷”得荣华富贵。对他们的“偷”,声讨者有之,但也不乏艳羡者、力挺者。

本来,游戏乃虚拟世界无伤大雅,影视在戏说人生也难以较真,但玩得多了,看得多了,不免起了疑心。突然觉得,这“偷”被娱乐、被消费、被追捧,其实也是一种真实世界的一种映射。放眼国际,有纳斯达克前主席麦道夫以高回报诱骗投资者,诈得了600多亿美元巨款。看看国内,有官员善玩数字“魔术”而平步青云;有学者通过作假抄袭而“成就斐然”;有老板连农民工的几个辛苦钱也要昧了以“做大做强”……

游戏不能太认真,但虚构情节中隐藏的现实逻辑却不能不认真。“偷”的背后意味深长,它不只是一种玩法,更象征一种途径:为了利益,为了成功,可以急功近利、不择手段、不管道义达到目的。

在竞争压力如泰山压顶的现代社会,人人都在渴求成功,在为如何成功绞尽脑汁。我们的时代,也为奋斗者提供了无限的可能。每个人都有权利选择自己的成功路径,但每一条道路,都应是在道德和法制的路基上构筑的。走正道,干正事,这是我们追求成功的底线伦理。否则,既不道德、也没王法的成功之路,看似康庄大道,其实是歪门邪道,不是通往人生辉煌之域,而是把人带往歧途。

“敢偷才能赢”之所以理直气壮地成为“励志宣言”,“偷”来的成功之所以被大张旗鼓地认同与艳羡,除了说明“偷”所隐喻的“成功路径”,在现实中有生存发展的空间,潜规则有时比正规则“更快更高更强”,也折射出我们社会价值观的错乱。在一些人看来,成功等不得艰苦奋斗,顾不上道义责任,而是要趁早速成,要不问来路,不管代价。这种风气,像病菌一样,飘荡在社会的各个角落,感染了一些人的思想,误导着一些人的人生,并在形成某种“社会下意识”,企图裹挟人们滑向危险的方向。当一个小学生说出自己的理想是要当贪官的时候,当一个花季少女说她的人生梦想是要当二奶的时候,我们只能感到一种新的“病态价值”已经兵临城下。

面对“敢偷才会赢”的成功观,不妨听听哲学家约翰·罗斯金的忠告:“人劳碌一生,其最高奖赏不在于他从中获得了什么,而在于他借此成为了一个什么样的人。”在满眼诱惑面前,在追求成功的躁动之中,我们需要扪心自问:“偷”,还是不“偷”?这是个关系生命价值的抉择。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