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简谈民族精神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
www.fjsen.com?2009-12-31 14:50? 郭万牛?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中共中央、国务院《虎扑篮球: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四项任务之一,明确指出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重点,深入进行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并强调要把民族精神教育贯穿于教育教学全过程,落实到人才培养的各个方面。基于此,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必须与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有机结合起来,并把它作为贯穿整个校园文化建设过程的始终。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的自我意识与自我认同,是一个民族集体人格的体现,它对于校园文化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首先,它对人的思想、心理和行为具有约束和规范作用,也为每个人在评定自身的道德品质、行为方式等方面提供了隐性尺度。面对复杂多变的社会给学校带来的种种影响,通过大力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可以优化校园环境,对青年学生的行为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其次,它具有激励功能,能激发大学生奋发图强,以国家民族的利益为己任,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将民族精神培育融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过程之中,通过多种形式的校园文化载体和活动,帮助大学生认识我们民族的历史和传统,可以增强他们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和认同感。

校园文化对于培养民族精神具有促进作用。校园文化能够通过培育一定的文化环境来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并逐步转化为学生的内在素质,增强学生的求知欲和积极健康的上进心,培育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自豪感。第一,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一部分,对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新和传承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任务,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要充分认识校园文化建设在培养大学生民族精神中的重要作用,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项重要任务。第二,校园文化活动作为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是培育大学生民族精神的重要环节。校园文化活动不是采用抽象的理论形式,而是让学生自觉地去感受、去体会,以达到渗透的目的。它的这一特点决定了可以将民族精神渗透到学生的精神生活领域,渗透到大学生的心理、观念和行为之中,并将民族精神转化为人的自觉信念、理想和追求,转化为人的情感、道德和意志。第三、校园文化作为一种亚文化形态,是社会文化和社会精神的辐射源和助推器。校园文化对社会文化起着重要的影响和渗透作用,校园文化的培育离不开社会文化的影响,同时它又对社会文化产生重要影响。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