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高层声音 > 正文
刘云山: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和启示
——在第五次中越两党理论研讨会上的主旨报告
www.fjsen.com?2010-01-04 07:52? ?来源:求是    我来说两句

三、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进展和成效

经过一年多来的努力,我们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措施已取得积极成果,经济运行中的积极因素不断增多,在全球率先实现经济形势总体回升向好,保增长、调结构、促改革、惠民生取得明显成效。

1.经济增长下滑态势得到有效遏制,回升向好势头逐步增强。2009年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7.7%。从产业发展来看,农业生产稳步增长,全国夏粮产量连续6年增产;工业生产回升速度逐月上升,11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9.2%。外贸进出口虽然同比下降,但环比逐月提高,11月份实现年内首次月度同比正增长。从财政状况来看,自5月份止跌回升后增速明显加快,1—11月全国财政收入6.3万多亿元,同比增长9.2%。从信心指数看,企业景气指数、企业家信心指数连续攀升。可以说,中国经济实现8%的增长目标已无悬念。

2.内需拉动成效显现,居民消费需求逐渐旺盛。投资增长势头强劲,2009年1—11月,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6.8万多亿元,增速处于历史高位,特别是基础设施投资额同比增长49.4%,为中国经济进入下一轮发展提供了更好的平台。扩大消费政策取得明显效果,一些领域的消费出现旺盛势头,1—10月,家电下乡累计销售产品2787多万台,预计全年将拉动消费1500亿元;1—11月,汽车销售量超过1200万辆,产销量超过美国跃居世界第一。在外需持续低迷的情况下,国内需求尤其是消费需求对经济增长起到了很好的拉动作用。

3.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总体质量不断提升。基础设施和基础产业进一步得到加强,国民经济中急需发展的部门,如农业、铁路、道路交通运输、水利等得到较大发展。十大重点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取得重要进展,钢铁、汽车、船舶、有色、纺织等企业技术改造步伐加快,装备制造业和新一代移动通信、软件、生物医药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增长幅度明显超过工业平均增速。一批优质能源重大项目开工,单位GDP能耗和主要污染物排放量保持下降趋势。文化产业逆势上扬、快速发展,一批具有重大示范作用和产业拉动作用的文化产业项目加快实施,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区域发展协调性有所增强,2009年1—11月,中西部和东北地区投资、工业生产增速均高于东部地区,东部地区主动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在推进转型升级、自主创新和提升竞争力上取得新的进展。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