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危机的发生机制,马克思认为这是一个相对复杂的问题,但作为一种典型特征,仍然有共同规律可循。早在写作《资本论》之前,马克思就已经发现:“危机本身首先是爆发在投机领域中,而后来才波及到生产。因此,从表面上看来,似乎爆发危机的原因不是生产过剩,而是无限制的、只不过是生产过剩之征兆的投机,似乎跟着而来的工业解体不是解体前急剧发展的必然结果,而不过是投机领域内发生破产的简单反映。”(《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第492页) 典型的危机的过程体现为“实体经济危机——虚拟经济危机——实体经济危机”联动的复杂机制。在投机发生之前,就已经存在生产过剩的危机了;危机从投机领域波及生产领域,向实体领域蔓延。这不正是本次世界性危机发生的基本原理吗? 这和马克思描述的路径不是完全吻合吗?
二、资本的掠夺本质与整体无理性:危机生成的客观根源
在马克思看来,危机生成的客观根源首先在于资本的掠夺本性。资本的本性是永无止境地榨取剩余价值,这决定了它摆脱不了周期性危机的梦靥。资本在迅速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必然迅速创造一种由两极分化所带来的对立的阶级关系。这种对立的阶级关系不仅是一种对立的政治立场,而且是一种对立的经济关系;不仅是一种对立的经济权力和利益关系,而且是一种对立的供求关系和市场关系。随着财富占有的差距加大,承担市场功能的绝大多数贫困人口的有效需求越来越少。因此,资本在创造利益冲突的同时,也创造了自我毁坏的经济机制。资本的掠夺导致两极分化,两极分化导致有效需求不足,有效需求不足导致产能过剩,进而引发生产过剩的经济危机。 马克思主义的整个理论大厦,全都建立在这个经济规律基础之上。
资本作为个体,或者用西方经济学的语言说,作为“经济人”,其经济行为是理性的。它们都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唯一目标。然而,为什么理性资本个体的逐利行为会最终导致危机的爆发呢?因为资本个体的认知理性和行为理性是有限的,它仅仅是在其有限的市场信息和有限的认知能力范围内作为的,无法将自己的微观行为与宏观态势联系起来,即无法在个体理性的基础上实现整体理性。因此,从另一个角度看,资本主义经济危机,也是资本整体无理性的危机。
- 2010-01-04刘云山:中国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实践和启示
- 2009-12-31国际金融危机的理论和历史意义
- 2009-12-22研讨“国际金融危机的法律应对”
- 2009-12-17国际金融危机与马克思主义
- 2009-12-11国际金融危机下的企业应对策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