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坚持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 全面推进农村改革
www.fjsen.com?2010-01-05 08:00? 何传新?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中共中央虎扑篮球: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要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创新体制机制、加强农业基础,增加农民收入,保障农民权益,促进农村和谐,充分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是我们党适应新形势要求,制定的一系列支农惠农的政策措施,提出的进一步解决“三农”问题的基本原则,是当前我们工作的重点。

一、坚持“多予”的原则,解决对“三农”投入不足的问题

近年来,我国对三农的财政投入不足,严重制约了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主要表现在:

第一、我国对农业财政投资比例相对偏低,每年对农业的投资及对农村各项社会事业的支持资金仅为2000亿元左右,不到财政总开支(1.88万亿)的11%。如果扣除国家通过各种手段从农民手中收取的1200亿税费,净投入800亿元。相对于9亿农民的农业大国来说,人均不到100元,投入明显偏低。结果导致农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影响农村经济的发展。

第二、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投入严重不足。农民承担着国家应该负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全国接受义务教育的总人数约为1.9亿,有70%在农村,县乡财政要负担70%义务教育开支,而国家财政负担的任务仅为30%。许多乡镇光负担教师工资就占本级财政支出的60%以上。县乡两级财政收入仅占国家总财政收入的20%,而要负担占全国财政供养人口70%的份额,的确压力过大。

第三、金融制度的缺陷,使那么得到资金支持的机会减少。目前我国农村资金短缺的矛盾非常突出。截至2009年9月末,涉农银行业金融机构(包括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和农村合作金融机构)涉农贷款余额5.1万亿,占全部金融机构贷款总额27.4万亿元的18.6%,比“十五”初期增加2.2万亿元。金融制度的倾斜,贷款资金的流向,主要流到电力、电信、民航、石油邮电、烟草等国有经济份额上,通过农村信用社、邮电储蓄资金净流出达万亿元之多。商业银行资金也大量回流到城市。中国、工商、建设三大国有商业银行向中心城市收缩,减少了放贷的机会,农村获得贷款愈来愈难。加之国有商业银行贷款审批、发放权集中,手续麻烦。农村信用社体系不健全,历史包袱重,支农资金缺乏,农村获得贷款愈来愈难。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