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当前市场通胀预期不断增强,但在我们看来,至少就2010年来说,我国CPI回升态势仍将保持温和。 高速货币增长是通胀的必要条件。在众多的通胀定义中,货币购买力的下降几乎是每一种通胀定义中都必不可少的要素。因而,通胀几乎总是和高速货币增长密不可分。在我国,货币供给增速的变动趋势大致领先CPI一年,也几乎成为市场共识。但是,即使是坚持“通胀无论何时何地都是一种货币现象”的货币主义者,其实也清楚货币高速增长并非总是立即就会诱发通胀。因为从货币增长到价格变化之间,还存在着一个至关重要的变量,那就是货币流通速度。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货币供给速度虽高,但货币的沉淀率也比较高,即货币流动性速度会有所下降,由此制约了货币吹涨物价的能力。 经济回到潜在水平,是通胀显性化的充分条件。经验表明,货币的流通速度,与经济主体的投资信心和经济的活跃程度紧密相连。经济活跃度越高,货币流通速度越快。如果将货币因素放到总供给-总需求的分析架构中,作为总需求的代理变量,较低的货币流通速度意味着,投放出去的货币并未全部变成实际的总需求。而目前各方对我国经济形势所作的“经济增长内生动力还不强”的判断,就说明了这一点。为了能够刻画经济活跃程度,经济实际增速相对于潜在增速的偏差即产出缺口,是一个经常被使用的指标。而根据我们的研究,中国的潜在经济增长区间大约在9.0%-10.5%之间。在经济增速明显低于9.0%时,不仅不会存在通胀压力,甚至还会有通缩风险;但当实际增速超过10.5%之后,物价水平稍后就会被快速拉升。而我们预计,2010年中国经济增速可能在9.5%,刚刚进入潜在增长区间的下部区域。负产出缺口的消失,意味着2010年物价将继续回升,但仅仅落在潜在增长区间的下部而尚未突破上部,意味着至少静态来看,2010年的CPI仍会处在较为温和的水平上。 中国通胀是全球通胀的一部分。正如2008年之前我们所深刻体验到的,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对我国国内物价水平具有强大的渗透和传染能力。从全球范围来讲,如果2010年全球经济增速仍然低于潜在增长水平,则全球物价压力也将有限。而根据目前各方的预期,今年全球经济的复苏仍将是相当疲弱的。由此,全球增长对全球物价水平所形成的支撑力就会极为有限。而与此同时,美元已提前出现了我们此前预言的“否极泰来后的中期反弹”前奏,这样其势必形成对大宗商品价格的压制。这种情况的出现,进一步支持了我们对今年CPI水平将保持温和的判断。 尽管如此,货币当局仍然应当对未来物价走势保持密切关注,特别应根据经济活跃程度间接反映出的货币流通速度变化,及时调整流动性回笼力度,将货币增速控制在适度水平上。 笔者认为,当前两种流行的误解值得警惕。第一种误解认为,未来中国可能只会有资产价格的泡沫化,而不大可能继续出现较高的CPI通胀。这种观点立论的出发点是,不断扩大的资产规模能够吸纳更多的流动性,缓解了对商品和服务价格的压力,由此使得未来CPI通胀较低。 其实,这种观点在中外的经验检验中都无法获得通过。一个直观的感觉是,中国目前的资产市场规模和发展水平应该尚未达到美国1990年代之后的水平,但即便那时,美国依然出现了明显的CPI通胀。对于国内当前的情况,根据我们的研究,上证A股指数涨幅在趋势上与我国CPI存在明显的先导关系。因而,资产的存在其实无法改变从货币到通胀的传导链条,所改变的只不过是从货币传导到通胀的时间差。 第二种观点认为,庞大的过剩产能会使通胀无从抬头。应该说,在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这种观点毫无疑问是正确的,因为其不过是我们前文所谓的“负产出缺口”的同义语。但是,如果认为过剩产能在今后的中国始终存在,因而未来一直都不会有CPI通胀的出现,那就值得商榷了。因为产能是否过剩其实是一个随经济总需求变化而动态变化的状态。刚刚过去不久的经历,我们应该记忆犹新:在2006-2007年,中国经济增速接连突破12%、13%,我们过去长期所认为过剩的东西,已全部都变得很紧张了,煤炭紧、成品油紧、电力紧、运力紧……“煤电油运火车皮”成了新闻媒体每日必然谈及的问题。 上述两种误解之所以有必要特别指出来,不仅是因为其相当流行,更是因为其可能麻痹政策当局对物价的关注。虽然2010年通胀依然温和,但如果政策因此放松警惕,则当前的通胀预期可能就会在不远的未来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