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争五项创新。作为全国社科基金重大研究项目,《新疆通史》应该成为一部具有学术权威性和密切面对新疆实际的传世精品。学术权威性源自《新疆通史》纂修能否实现五创新的目标,即资料创新、体裁体例创新、理论创新、人才创新、运作机制创新。
一是资料创新。《新疆通史》纂修必须要发掘大量新的资料,并用于研究之中。新资料的发掘和利用应包括:考古资料;汉文、民族文字和外文的档案,尤其是收藏于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满文和蒙文档案,收藏于西藏自治区档案馆的清代藏文档案,以及原俄国的已刊和未刊的俄文档案;汉文、民族文字和外文的文献,尤其是当事人和当时人的未刊和已刊的相关记述。让人庆幸的是,《新疆通史》编委会已充分认识到此项工作的重要性和不可或缺性。
二是体裁体例创新。一部通史,其体裁体例可供选择的不外乎传统史学的纪传体、新史学的章节体。《新疆通史》本着如下两个原则,即一是面对新疆历史发展的实际,二是研究新疆历史应面对现实与未来。经反复研究,确定了《新疆通史》采用通史体与专史体相结合的体裁体例。在按时间(王朝)顺序分设通史体各卷之外,还根据新疆历史实际、特点,增加4卷专史,并设导论作为开卷。具体情况是,通史体部分有史前、两汉、魏晋南北朝、隋唐、五代宋辽金、蒙元明、清代(上、下册)、民国、当代(上、下册),共9卷11册;专史体部分有民族、宗教、屯垦,以及当代新疆反分裂斗争实录,共4卷,加导论卷,合计14卷16册。叙事时限,上自史前,下至20世纪90年代。
三是理论创新。在唯物史观指导下,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从立足现实、研究历史、面向未来的原则出发,站在意识形态领域反分裂斗争的战略高度,阐明新疆历史上一些重大问题。以我陋见,如下五个问题应特别予以重视:历朝各代对新疆的治理;新疆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大家园;多种宗教在碰撞中并存;多元文化的共存、交融与互补;屯垦戍边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同时在体系框架、个案研究,以及吸纳国内外研究成果等方面也应有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创新点。
四是人才创新。鉴于30年前编撰《新疆简史》及其后的持续研究的开展,培养了一代新疆历史研究工作者的成功经验,此次《新疆通史》的纂修应将培养新一代新疆历史研究工作者作为一项21世纪新疆历史研究发展、深化的战略任务来安排。各卷主持人应是年富力强、当前新疆历史研究相关领域的前沿专家,并吸收一批年青研究者进入课题组,通过出精品来培养人才。老一辈学者尽可能退居写作二线,发挥顾问、指导作用。同时在研究实践中应下大力气有重点地培养少数民族史学工作者。
五是运作机制的创新。《新疆通史》纂修实施了以项目为纽带、项目主持人为龙头的课题运作模式,充分发挥专家的学术主动性,同时也必须强化编委会学术指导、宏观调控的作用和力度。
《新疆通史》纂修工作启动以来,工作有序,成绩卓著。今以责之重大感言三端寄语参加《新疆通史》纂修工作的诸同仁,既自勉,也共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