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
www.fjsen.com?2010-01-06 08:20? 边立新?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坚持以人为本,必须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所谓具体化,就是把以人为本的思想,真正落实到研究和解决我国当代社会的现实问题中,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对策、体制和行动。在经历金融危机之后,当代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在改革开放30多年以后,也开始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要实现新的发展,就必须深入研究和切实解决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目前,影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主义的盛行、贫富差距的扩大、价值观念的失范。这些问题,已经成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因素。正确认识和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是我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把以人为本的理念具体化的着力点。

正确认识和处理生产过程中的人和物的关系、生产和消费的关系,实现发展方式和产业结构转型

我国目前存在的传统的发展方式和落后的产业结构,都和生产主义密切相关。所谓生产主义,就是片面地夸大物在生产中的作用,而忽视人在生产中的作用的一种思想和观念。在现实中,生产主义表现为重物轻人的倾向,重生产而轻消费的倾向。过分依靠物力资本和物质资源对生产发展的作用,而忽视劳动者素质的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在生产发展中的主导作用;片面强调生产,而轻视消费,生产的目的不是为了满足人需要,而是为生产而生产。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实现了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工作重心的转移,促进了我国生产力的发展,提升了我国的经济实力和综合国力。但是,由于忽视了人的地位和作用,产生了生产主义的倾向,把“以经济建设中心”完全等同于“以增长速度为中心”,而且把经济的增长主要建立在依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依靠外部需求的拉动上。结果,我们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一方面,过度依赖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使资源和能源不堪重负,环境和生态的压力加大;另一方面,过分地依靠外部需求,忽视了内部需求,导致了产能过剩,带来产业结构的压力。这种传统的发展模式和经济增长方式,从根本上说就是生产主义。而要摆脱生产主义,就必须冲破“以物为本”的思想禁锢,把“以人为本”的理念贯彻到生产实践活动中,贯彻到生产和消费的全部过程中。毫不动摇地坚持人在生产发展中的主体地位,把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生产发展的驱动力;毫不动摇地坚持生产和消费的辩证关系,把扩大需求、特别是国内需求对生产的重要拉动力,推进我国发展方式的转变和产业结构的转型。只有这样,才能摆脱资源环境的压力和产业结构的困境,沿着科学发展的道路前进。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