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中国面临“新四化”
www.fjsen.com?2010-01-08 12:14? 张亚勤?来源:人民网-《中国经济周刊》    我来说两句

当竞争与合作在世界这个大平台上发生,技术和人才全球化流动的趋势的确越来越明显,但市场却越来越本地化,产品越来越多样化,服务越来越个性化——这也是我曾多次强调过的“新四化”。“新四化”持续演进的结果是,中国必须革新和升级易于被效仿、移植的“三高两低”旧发展模式,中国企业也必须更快速、更积极地投身创新——不仅仅是业务模式和市场层面的创新,还要有技术的创新。

从创新时机看,近年来,中国企业的实力不断增长,中国经济的影响力持续提升,这为各种技术创新实践提供了良好的环境。过去我们更多靠制造业产品输出和基础设施建设来拉动经济增长,这固然有效,但却不足以让中国成为全球创新基地之一——而要实现这一梦想,国家就必须加大对创新(特别是基础研究)的投资比例。如今,中国用于研发创新的投资增长率是全球最高的,但是绝对数额还比较低。政府应在基础研究、技术创新领域投入更多资源,来改变妨碍生产力继续提升的产业架构。

技术创新应遵循正确的方向,也就是说,中国企业要敢于在新的领域、以新的方式超过跨国公司。当前,PC和互联网已不再只是技术工具,还在影响着人们的思维和企业的运营模式,这启示着我们,新技术是很多商业模式、业务机遇的催生者、催化者,比如云端服务、物联网,其实都可以看成PC和互联网的延伸。

但企业只有拨开纷繁芜杂的迷雾,才能把握到新需求、新技术的线索——对此,我想“创新”更重要的价值在于通过“人无我有”来构筑竞争力,而不是“人有我有”,在一些已建立国际性标准和规范的领域浪费时间和资源。例如在包括新能源、绿色环保、生物科技等宏观领域,中国企业都有机会与跨国公司站在同一起跑线上,进而通过技术创新来领导世界。而且我们还有一个有利条件——中国有着最大的市场,而在金融危机过后,中国企业的相对实力增加了很多。在不久的将来,在向新商业文明的愿景冲刺的过程中,中国的企业还将发现更多的机会。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