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在大学生中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
www.fjsen.com?2010-01-18 08:52? 赵有田 李丹?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基于上述情况,在今天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呢?首先,要确保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牢固占高等院校领思想阵地,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大学生,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学校风尚,不断增强当代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制度、改革开放事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信念和信心。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必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事实上,有为数不少的当代大学生已经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思潮的影响,有的还造成了一定危害。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一方面,对待正确的、进步的、积极的、向上的社会思潮,要尊重包容、鼓励发展、正确引导;对待错误的、落后的、消极的、保守的、反动的社会思潮,必须教育大学生明明辨是非,划清界限,自觉抵制和批判。

其次,要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实践证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课,对于在大学生中普及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树立科学世界观、掌握科学方法论,具有重要意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概论》课,对于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帮助大学生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认识当代中国发展规律,具有重要意义。《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对于在大学生中普及中国近现代史知识、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育大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具有重要意义。《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对于在大学生中普及道德知识和法律知识,帮助大学生正确把握人生、加强道德修养、培育法治意识,具有重要意义。

再次,要充分发挥多种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一是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掌握哲学社会科学是培养大学生人文素质和科学精神的重要途径。要加强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建设,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文化培育大学生,用民族精神塑造大学生,不断提高大学生的理论水平、道德修养、精神境界和人文素养。二是大力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开展形势政策教育,对于引导大学生正确分析形势、理解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社会的发展变化、选择正确的人生道路,具有重要意义。三是发挥专业课程教学的育人功能。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密切相关,每一门专业课程教学都具有育人功能,每一位教师都有育人职责。广大教师要引导大学生在掌握知识的基础上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不断增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逐步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

(作者单位:青岛大学)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