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特色低碳产业体系研究。西部单位GDP能耗高,“三废”和碳排放强度大。2008年,西部万元GDP能耗高达2.02吨标准煤,比全国平均水平高83.6%。近年来,西部经济的高速增长主要依靠资源型产业尤其是能源重化工业的拉动。最近,我国政府已明确表示,到2020年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这对西部将是严峻考验。因此,在西部发展特色优势产业的过程中,如何推进节能减排,建立能够充分发挥西部优势、具有较强市场竞争力的特色低碳产业体系,将是今后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
西部“三化”互动融合研究。近年来,随着西部特色优势产业的快速发展,西部与东部之间的工业化差距在逐步缩小,但城镇化和信息化差距却呈现扩大趋势。2007年,西部城镇化率为37.0%,比东部低18.0个百分点,而2000年时西部城镇化率仅比东部低7.2个百分点。因此,西部在加快推进工业化的同时,如何加快城镇化和信息化步伐,实现工业化、城镇化与信息化“三化”互动融合,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理论和实际问题。
西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研究。西部地方财力薄弱,地方政府尤其是县乡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明显不足,离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的目标仍有很大差距。在新时期,如何增强西部地方政府公共服务能力,提高西部公共服务水平,尽快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需要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
差别化国家援助政策体系研究。为提高政策的实施效果,今后在深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过程中应改变过去的普惠制做法,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原则,对西部中心城市、资源富集区、老工业基地、贫困地区、边境地区等不同类型区域实行有针对性的差别化国家援助政策。为此,需要深入研究这些类型区的划分、国家援助的标准、对不同类型区应实行哪些差别化政策等问题。当前,应尽快研究制定沿边地区开发开放政策,并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政策延伸到西部相应地区。
西部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研究。西部是我国能源矿产资源的富集地,也是我国大江大河的源头和生态环境脆弱区。因此,研究完善西部资源与生态补偿机制,对于增强西部自我发展能力、促进西部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而深远的意义。需要研究理顺资源价格和资源税体系问题,建立完善政府、企业、社会三位一体的资源补偿机制,协调好各方面的利益关系;需要研究生态补偿的方式、标准、资金来源、效率、组织协调和法律制度,为尽快形成西部生态建设的长效机制奠定基础。尤其是对于限制和禁止开发区域,需要尽快研究建立完善的区域生态补偿机制,以实现“不开发的发展和富裕”。
(作者为中国社会科学院西部发展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
- 2009-12-02推动新一轮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引擎
- 2009-11-21西部大开发10年中国民族地区生产总值增长近两倍
- 2009-11-09西部大开发与发展西部文化
- 2009-10-17温家宝:正研究新的推进西部大开发政策
- 2009-10-16中国再次吹响西部大开发号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