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让“吃山”成为过去
www.fjsen.com?2010-01-22 13:51? 李松梧?来源:中国改革报    我来说两句

《谁在重创京西生态屏障?》(中国环境报2009年11月18日7版)一文,说的是北京市房山区青龙湖镇晓幼营村的村民劈山采石、蚕食山体的新闻。文章说:“这里的山体几乎都被开膛破肚,残破的山体、巨大如疤痕的采石创面、来来往往运送石头的大卡车、耸立在高高石子堆上的碎石机器,以及时不时响起的爆破声,都在提醒着人们:肆意开山采石,已经让青山伤痕累累”。

也是,作为太行山脉的一部分,晓幼营村的群山,离天安门的直线距离不足35公里,该山脉是首都北京的重要生态屏障,按说像这样的山,无论如何也不该“吃”。

然而,不该“吃”的,却照样在“吃”,在晓幼营村是这样,在全国不少地区也是如此。那么是何原因导致“吃山”成为常态呢?据笔者观察,除去利益的驱使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人们对山的认识有误。有相当一部分国民把山当作可有可无之物,有的甚至视为包袱。正因为如此,当今“吃山”的速度在加快、规模在加大。

山是什么?在1992年联合国环发大会上,181个国家签署了《21世纪议程》,其中第十三章专门论述了“山区—脆弱的生态系统及其可持续管理”,基本观点是:山是森林、矿石和各种产品的资源宝库,是水、能源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来源,是人们赖以生存和休闲娱乐的重要条件,是全球错综复杂、相互交错的生态系统的重要代表,是维系全球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重要基石,是影响全球气候的特殊区域。正因为如此,国际社会和科学界从没有像今天这样重视山,重视对山的保护和科学管理,为了调动全球人科学管山养山的积极性,联合国特地将每年的12月11日定为“国际山区日”。


责任编辑:赵舒文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