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孔子不是普通人,而是圣人。孔子在他生活的时代就被称为“圣人”。古代常称圣贤,高于普通人,就是贤人,智慧最高的人就是圣人。孔子是中国古代圣人的“集大成者”。他有弟子三千,贤人七十二,整理六经,创立儒学,奠定中华民族精神。少年时卑贱,壮年不得志,是孔子成为圣人的重要条件。正如司马迁所说:“孔子厄陈蔡,作《春秋》。”孔子在陈国、蔡国的时候非常穷困,才激发他以后去撰写《春秋》。经过磨难,发愤学习,使他通向圣人。这是祸转化成福,坏事变好事。按孟子的说法就是:“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孟子·告子下》)两千五百年前,与孔子同时代的很多人“身与名俱灭”,而唯独孔子名声久传,而且远播海外,就因为他是圣人!将孔子当为神,或者贬为普通人,都是不合适的。毛泽东不同意将中国共产党党员“混同于普通老百姓”,我也不同意将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表孔子“混同于普通老百姓”。
第三,孔子的思想有精华与糟粕。如何区分精华与糟粕?从实际出发,用实践来检验、判断。孔子的思想以及其他任何思想,能解决我们在实践中遇到的问题,社会效果是好的,那就是精华;不能解决实际问题,或者会产生坏的影响,那就是糟粕。这就是社会实践检验真理的原理。时代不同,就要与时俱进,因此,精华不是固定不变的,所谓的“糟粕”有时也可以“化腐朽为神奇”。这里包含着深刻的辩证法原理。
第四,对孔子的话,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精华与糟粕有一定的标准,但其中还有复杂的情况。对于孔子的话,要用历史的眼光来考察,作出正确的理解,然后进行详细的分析与是非的判断。理解不正确,就不可能有恰当的分析评价。脱离历史环境,也很难作出适当的评价。例如,孔子说:“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论语·宪问》)有人认为,孔子提倡学习为了自私自利,提倡极端个人主义。这是误解。事实上,孔子认为学习是为了提高自己的素质,包括德、智、体诸方面,不是做给让别人看,说给别人听的。现在,有一些人学习马克思主义,不改造自己的世界观,而像手电筒那样光照别人;有的人学儒学,只会跟别人讲,自己并不相信,对自己的精神和行为没有任何作用。如果理解不正确,自然就不可能正确评价和恰当运用。批判孔子儒学,多是理解不正确的,或者无意误解,甚至故意曲解。有些人喜欢告诫人们:要注意孔子儒学的“糟粕”。实际上,究竟哪些是糟粕?他也说不清楚。有的说“中庸”是糟粕。这也是对“中庸”的误解。“中庸”是反对过与不及的,是反对走极端的,应该是符合辩证法的。
- 2010-01-25剧情沉闷特效粗糙 《孔子》"和谐"成唯一亮点
- 2010-01-24史诗大片《孔子》:一部重温中国传统文化的电影
- 2010-01-24赌王女儿公开择偶"6大件" 孔子首映爆满
- 2010-01-24《孔子》首日场次现爆满 发哥周迅演出受好评
- 2010-01-23孔子山东首映 主创寻根祭孔 解密十大催泪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