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处理好传统与现代的关系。
文化是一个包含了传统基因和现代成分的连续实体。文化是动态的,总是处于嬗变与发展之中。
中国优秀文化传统是我们宝贵的精神文化财富,是现代文化的深厚根基。改革开放以来,在物质富足的同时,人们在精神层面的追求也越来越高,回归传统的倾向越来越明显。国学热的出现说明,虽然经过革命和政治运动,经过西方社会思潮的冲击,传统文化依然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人们自觉地在向先人致敬,向传统寻根。我们学习和传承传统文化,并不意味着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固步自封。优秀的文化传统只有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才能保持旺盛的生命力,才能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发展成为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主义文化。要用现代技术来提升文化建设的水平。一方面,改造传统文化产业,表现和丰富传统文化的内涵,提高传统文化的表现力,实现内容、形式和风格的多样化,使传统艺术形式获得新的生机;另一方面,创作新的文艺形式和文化产品,催生新的文化业态,创造新的文化需求。
第二,处理好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继承和创新,是一个民族文化生生不息的两个重要轮子。一方面,应当继续坚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断汲取优秀的传统文化来丰富中国现代文化体系。另一方面,我们也应当认识到,任何一种文化体系都是一种历史的产物,其糟粕与精华往往是共生的,企图简单地将其一分为二,将“优”的一面拿到现代文化中来,将“劣”的一面去掉,是很困难的。这就必须寻找新的解决途径。我主张“划界说”:传统文化在处理人伦关系、诚实守信、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方面具有优势,要让它在这里充分发挥作用;而树立现代意义上的人文精神、主体意识、民主法制意识、现代化意识、文化多元意识等,则要借鉴西方人文主义的思想;在现代文化建设中,则须以科学的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借鉴西方现代文化的其他成果,并结合中国现代化建设中形成的新思想、新话语、新理论等,构建新的话语体系,创立新的核心价值体系。
- 2009-11-19【《党的建设辞典》辞条】社会主义文化体制改革
- 2009-11-18【《党的建设辞典》辞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 2009-06-09李长春在浙江调研 强调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
- 2008-12-25李长春: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作出贡献
- 2008-11-17李长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