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坚守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制高点
www.fjsen.com?2010-02-12 11:11? 华 生?来源:红旗文稿    我来说两句

共产党能够建国执政,其信仰和意识形态制高点当推首功

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确立了立党为公的宗旨,为扫除内外的压迫、剥削,为使以工农群众为代表的大多数老百姓能够翻身过上好日子,身先士卒,浴血奋斗,赢得中国广大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戴,无可争议地成为那个时代和人民的历史选择。执政之后,按照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和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中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制度,并在一片废墟和落后的农业国的基础上,设计和从事了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形成了国家工业化的基础框架。但是毋庸讳言,在执政之后的一个时期,我们党没有能够自觉地实行工作重心转移,长期在以阶级斗争为中心的革命党,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执政党之间摇摆。

在执政近30年后,1978年末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正式地实现了党的工作重心的转移,即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这奠定了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变的基础。以改革开放为标志,中国经济和社会出现了全面的勃兴。“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提出,极大地拓展了党的执政基础和社会基础,是我们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转型的重大飞跃。新世纪以来强调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科学发展观,是党全面和自觉地向执政党转型的明确标志。正是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和党从革命党向执政党的自觉转型,使我们在新中国成立60年之际,基本实现了党在执政初期提出的将中国从落后的农业国变为先进工业国的目标,并使中国近代百年以来无数仁人志士的强国梦想,一步步成为现实。今天,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个中国近代自丧权辱国以来多少代人的梦想,不仅在中国人,而且在全世界的眼中,第一次变得那样触手可及。

中国共产党在成立之初,既没有几个人,也没有几杆枪,更没有几个钱,但只用了短短28年时间,就从无到有,夺取了全国政权,靠的主要是意识形态的感召力。共产主义的理想,激励了无数革命先烈大义凛然,慷慨就义,流尽了自己最后一滴血。共产党人要推翻不平等不自由的旧制度,建立一个人民当家作主过好日子的新社会的理念和口号,既动员了亿万工农群众,也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知识分子汇集于革命的大潮。共产党能建国执政,这个意识形态的制高点,当推首功。显然,我们党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是否能够继续守住和掌握这个制高点,关系着党的前途和命运。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