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的交流、竞争中,一度落伍、挨打,一度被去中心化和半殖民化。中国文化不仅丧失了自我发展、自我转型的机会,也由此失去了对世界文化贡献自己独特作用的机会。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1978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文化建设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谱写了多彩多姿的壮丽篇章,中国与世界的文化关系也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需要中国,在文化领域尤其如此。
文化自觉,强调对其他文化的客观理性态度,强调积极吸收先进文化成果,批判消极文化影响
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秉承文化自觉,进行平等对话,我们才能找准文化发展的方位,增强文化的国际竞争力,才能使中华民族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费孝通先生说:“文化自觉只是指生活在一定社会中的人对其文化有‘自知之明’,明白它的来历、形成过程、所具的特色和它发展的趋向,不带任何‘文化回归’的意思,不是要‘复归’,同时,也不主张‘全盘西化’或‘全盘他化’。自知之明是为了加强文化转型的自主能力。”我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经过数千年的积淀和发展,已成为中华民族共同的精神记忆和中华文明特有的文化基因。中国在走向现代化、走向世界、走向未来的过程中,无论如何不能丢掉中华民族的文化本色。我们要以世界眼光和历史眼光树立起自觉的文化主体意识。对于我们的文化传统,了解了才会认同,认同了才会尊重,才会有自信。
文化自觉意识同样强调对其他文化的客观理性态度,强调积极吸收先进文化成果,批判消极文化影响。近代先后崛起的大国无一例外地都是以开放的心态在借鉴和吸收中发展自己。对一个国家来说,只有勇于学习外来先进文化,才能提高自身文化素质,振兴和发展民族文化。当然,对当代中国来说学习西方文化绝不是不加质疑地追随西方现代化取向,不加反思地接受西方理论,把本土资源作为论证西方理论、实现西方社会思想的工具,而是要坚持从我国国情出发,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辩证取舍、择善而从,积极吸收借鉴国外文化发展的有益成果。
在当前形势下还要更加注重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大力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增强中华文化影响力和竞争力。要针对国际社会的关切和某些误读,把中华文明历来注重亲仁善邻这一特点传播开去,把中华文明独具的“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精神和“协和万邦”的政治主张传播开去,让中国声音、中国理念、中国形象在世界广泛传播。要广泛通过中国文学、哲学、美术、雕塑等一系列艺术形式全面介绍、全面展示中国人致力于追求天人和谐、人际和谐、身心和谐,始终向往“人人相亲,人人平等,天下为公”的理想社会。要通过建设各种文化交流平台和文化品牌项目、开展有民族特色和国际影响的文化交流活动,消除某些人对传统中国一些无根的偏见和无意的误解,展示中国文化的新气象。
总之,没有文化自觉,就不可能有所谓的崛起。我们要以文化大国的思维、文化强国的自信改造传统文化,吸收世界先进文化,建设中国现代文化,并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中外文化交流,积极推广中国现代文化,让中国和谐文化、先进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生根发芽。
- 2010-03-03李源潮要求:当好党在当地形象的具体代表人
- 2010-03-03提高新形势下科学分析判断经济形势的能力
- 2010-03-03希望越来越多的社会力量积极支持文化建设
- 2010-03-02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有四个重点环节
- 2010-03-02突显低碳经济 深化世博主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