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张卓元等:调整收入分配格局 实现社会公平
www.fjsen.com?2010-03-16 15:10? 张卓元?来源:中国改革报    我来说两句

编者按 2010年2月28日,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在北京召开以“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与转变发展方式”为主题的改革形势分析会。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农业部等单位的政府官员,中央党校、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科院、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等院校的专家学者共50余人参加了会议。与会专家就实现公平与可持续发展,加快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等内容作了发言。下面撷取部分专家观点以飨读者。

中国社科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张卓元

调整财政支出结构改善收入分配

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可以有很多途径。现在看来,如果中央真正要下大决心提高居民消费占GDP比重,就要大幅度调整我们的财政支出结构,大大增加公共服务的支出,减少经济建设的支出。把财政支出的钱更大部分用于提高保民生,特别是保低收入群体的实际生活水平。我想如果是中央能够下大决心的话,这个还是能够取得效果的。

2009年全国财政收入68,000多亿元,人均的财政收入相比全国农村居民人均收入稍微少一点。如果加上卖地等收入,就超过了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水平,说明我们现在财政收入水平应该是很高的。财政支出更多,2009年70,000多亿元,人均的财政支出比农村的人均收入高多了。如果我们把财政支出做个比较大的调整,那么我们可以比较大幅度地提高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包括提高农村居民的人均收入和消费水平。

根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个材料,2008年,中国的医疗卫生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4.4%,社保与就业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10.9%,两项合计占15.3%,这比人均3000美元~6000美元阶段其他国家平均用于这两方面的支出低了整整16个百分点。因为那些国家这两项支出平均占全部财政支出的31.9%。我们作为社会主义国家,公共支出占的比重比其他国家平均水平还低那么多,实在是说不过去。前年和去年我们的人均GDP已经达3000美元以上了,大大提高财政支出用于民生包括医疗、社保、教育等等的支出应该是可以做到的。可是包括40000亿的投资刺激计划等,我们财政支出用于民生的支出有一些还是没有做好,比如说廉租房和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投资,就没有很好完成计划。为什么呢?因为这对地方政府没多大的利益,对于GDP的增长没多大作用,所以他们是很消极的。根据人大常委的调研报告,按照2009年国家下达的保障性住房建设的计划,全国要投入资金1676亿元,但是到8月底只完成了投资395亿元,仅完成了23.6%,说明列入计划的用于公共支出的投资没有很好完成。所以我想如果国家真的要下决心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下决心调整投资和消费结构,增加居民消费比重,增加保民生的支出,应该说潜力是很大的。

我们现在国有企业每年有10,000多亿元利润,如果拿出30%~50%用于充实社保基金等,这就是3000亿~5000亿元以上,把这些钱用于民生项目,包括社保等,就可以增加好几千亿元,现在我们的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不完善,国有企业利润上交比例太低了,这也是很不合理的。所以我的一个想法就是,你要真正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投资或者储蓄和消费的结构,大大增加居民消费的比重,除了很多其他途径,调整国家的财政支出结构,而且比较大幅度地调整,应该说是有效的,也是可以做到的。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