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推进教育体制改革的总体思路探析
www.fjsen.com?2010-03-24 20:13? 谈松华?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发展规划纲要(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纲要》)在全面总结我国改革开放以来教育工作历史经验和科学分析未来教育发展面临的机遇挑战的基础上,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根本动力,列为工作方针的重要内容,贯穿于规划纲要的自始至终,渗透于各级各类教育的方方面面。因此,《规划纲要》不仅是教育发展的规划纲要,也是教育改革的规划纲要,是指导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与过去25年教育体制改革相比,新一轮改革把教育体制改革扩展到人才培养体制,在改革的整体部署上突出了以人为本的主导思想,形成了人才培养体制、学校治理体制、政府治理体制这样三部分构成的整体框架。在1985年《决定》和1993年《规划纲要》中,对教育体制改革都有整体设计,但主要侧重在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都强调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多出人才,出好人才,但并没有把人才培养体制纳入教育体制改革的范畴。这一方面是因为当时的体制性障碍主要在“包得过多”的办学体制和“统得过死”的管理体制,另一方面是当时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是满足人民“有学上”的要求,改革的重点是解决数量扩张过程中的供给约束的“瓶颈”。而到了今天,优质而公平的教育已经成为社会和家庭普遍关注的焦点,也是国家所关注的提高民族素质、提高国际竞争力的关键,理所当然地提到改革的重要议程。这样就把人才培养体制的改革作为新一轮改革的核心,要“形成各类人才辈出、拔尖创新人才不断涌现的局面”,就要打破封闭、呆板、单一的束缚人的发展的体制,建立开放、灵活、多样的激发人的活力、潜力的体制。而要建立充满活力的人才培养体制,就要构建充满活力的学校治理体制;要使学校具有活力,就要改革政府管理体制,建立符合法治原则和教育规律的政府治理体制。我理解这就是以人才培养为核心的新一轮教育体制改革的整体框架。

所谓改革的协调性就是要综合配套地推进改革。教育体制改革牵涉行政体制、财税体制、劳动人事制度等诸多相关体制和制度的配套,在政府放权的改革中需要多部门管理权的协调;人才培养体制改革中需要把人才培养与人才评价、人才选拔、人才使用制度配套改革;学校去行政化改革要同官本位的干部人事制度配套改革;办学体制改革需要社团管理制度和财税制度的配套等等。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