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共有58个县,县域土地面积约11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90%,人口近2500万,占全省人口70%。2008年,县域GDP总额约占全省50%,地方财政收入占3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49%,可见县域经济在福建发展中确实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改革开放30多年来,福建县域经济蓬勃发展,取得骄人业绩。其中2008年度,晋江、福清、惠安、石狮等8个县(市)入选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百强县,就是一个生动的例子。2009年5月,《国务院虎扑篮球: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若干意见》出台,省委在贯彻国务院《意见》中再次强调:“不断提升县域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带动力。”省委还把发展县域经济作为加快海西建设的十大举措之一,写进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纲要》。
走科学发展之路,加快县域经济发展,必须坚持五个“突出”。
要突出特色经济。58个县,各有各的县情、各有各的优势,县域经济的发展,显然必须找出自身的优势,扬长避短,发展本县独具特色的经济。福建沿海县具有区位优势、开放优势、港口优势、人才优势,发展市场导向型经济自是题中之意,如晋江运动鞋、石狮服装、南安石材加工、德化工艺陶瓷等等。山区县具有丰富的矿藏资源、林业资源、生态旅游资源,因此发展资源型经济是其必由之路,如南平纸业、三明钢铁、上杭紫金、武夷旅游等等,一县一品、一县一业、一县一特色。
要突出品牌创造。30多年改革开放,品牌创造已成为福建县域经济发展的一大亮点。全省中国名牌、全国驰名商标数居全国第五位,其中晋江就有24个中国名牌,占全省100个中国名牌的近四分之一。更为可喜的是,县域经济发展带动了产业集群的发展,带动了特色农业发展,福建因而形成许多蜚声海内外的区域品牌,比如石狮服装、晋江运动鞋、惠安石雕、仙游古典家具、安溪铁观音、武夷山大红袍、福鼎白茶、平和蜜柚、永春芦柑、古田食用菌等。今后品牌创造之路还要继续走下去,我省不仅要创造更多的中国名牌,还应创造世界名牌。
要突出民营经济。县域经济是福建民营经济的大本营,这是因为在福建58个县中,已经诞生了许多民间企业家,涌现了许多优秀民营企业。这些企业,产权明晰,市场导向,盈亏自负,自由竞争,脚踏实地,面向国内国际两大市场,敢冲敢闯,善拼会赢。民营经济是海西的脊梁。
要突出城乡统筹。与全国一样,福建58个县是城乡交汇点,是县城居民、乡镇居民和广大农民生存的世界。加快县城工业化、城市化,加快重点乡镇城镇化建设,冲破城乡二元结构樊篱,让有条件的农民进县城、进乡镇安家落户,腾出空间让现代化农业在广阔天地大展宏图,这些注定是统筹城乡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天然使命。也唯有如此,中国县域经济才能真正做大做强。
要突出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中国县域经济大发展,靠的是对外开放、对内搞活。县域并不意味着封闭,县域之间的开发、县域对外开发,可以给县域带来人才、资源、信息、项目,可以让国内国外生产要素为我所用。同样,县域要发展,改革是动力。县级政府职能要转变,要下放权利,让利于民,不与民争利。企业要改革,要逐步告别家族管理,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社会要改革,文化要改革,经济发展方式要转变,经济结构要调整。总之,改革开放依然任重而道远。(作者为福建东南竞争力研究院院长)
- 2010-05-04李瑞环:选人主要看政绩
- 2010-05-04王兆国:大力弘扬中国工人伟大品格
- 2010-05-04转变发展方式考验中国法律
- 2010-05-04第十四届“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评选揭晓
- 2010-05-04《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审议大会开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