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前沿资讯 > 正文
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
www.fjsen.com?2010-05-27 15:31? 冯长辉 谭力文?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发展现代产业体系,大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促进工业由大变强,振兴装备制造业,淘汰落后生产能力;提升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等产业;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发展现代能源产业和综合运输体系。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代表了未来经济发展的方向,是占领后国际金融危机时代制高点的重要措施。通过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并以此形成诸多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的重要抓手。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我国的信息化发展迅猛,彩电、计算机、手机、集成电路等主要电子产品年产量逐年翻番,产业规模迅速壮大。截至2009年9月份,我国的网民总数已达到3.6亿,手机用户达到7.2亿,固定电话用户达到3.2亿,成为名副其实的世界第一通信大国。与此同时,信息服务业快速发展,信息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信息技术的推广应用逐渐深入,为进一步加快两化融合建设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进一步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仍面临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两化融合的核心技术和创新水平有待提高。再比如,基础设施还比较薄弱。在信息化基础设施方面,一些基础设施已难以适应新技术发展要求,在一些欠发达地区仍缺乏推进信息化基础建设的资金和人才。

综合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看,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我们必须更加重视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经济结构调整,着力推进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加快传统产业优化升级,并以此形成诸多新兴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一是高度重视两化融合。要通过调查研究,深入研究信息化与工业化的相互关系,考虑尽快出台和完善两化融合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可考虑制定分行业、分模式、分层次、分阶段的两化融合战略,同时大力推广应用典型的示范案例,及时发现两化融合过程中出现的偏差,保证按照预定的目标发展。在战略制定过程中,要注意以信息技术的应用为重点,努力提高机械、钢铁、化工、轻工、电信、航天航空、能源等领域一批骨干企业的生产过程自动化、控制智能化和管理信息化。要积极推进信息技术与生产、研发等技术的紧密结合,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周期,从而提高劳动效率和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使之获得新的发展动力和市场空间、创造新的竞争优势、进入新的发展阶段,促使重点行业由小变大、由大变强。

二是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政策保障。应在通信市场监管、信息化管理体制、标准规范制定和人才培养与使用机制等方面加大引导力度,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的拉动导向作用,形成有利于信息技术创新和信息化快速发展的机制,为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提供政策保障。与此同时,还要注意到,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是一个通过信息技术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不断培育信息人才,不断催生新兴产业,不断拓宽就业领域的过程。这就决定了在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过程中,必须处理好各行业间的发展差异,处理好资本技术密集型与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关系。在信息化方面,要加大对不同层次就业者的培训力度,提高从业者整体应用信息化的水平,从而大大提高生产效率。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