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以高层次人才和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统筹抓好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是人才发展规划的主体。要完善人才队伍建设、促进人才结构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就必须抓住人才队伍中的‘短板’,重点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教育部教育发展研究中心主任张力表示。
《人才规划》对大力开发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急需紧缺专门人才提出了具体的发展目标:到2020年,在装备制造、信息、生物技术、新材料、航空航天、海洋、金融财会、国际商务、生态环境保护、能源资源、现代交通运输、农业科技等经济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500多万人;在教育、政法、宣传文化、医药卫生、防灾减灾等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培养开发急需紧缺专门人才800多万人。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各类专业人才数量充足,整体素质和创新能力显著提升,人才结构趋于合理。
中国科学院常务副院长白春礼指出,当前我国人才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需要还存在许多不适应的地方,人才结构和布局不尽合理就是其中的表现之一。“当今世界,人才的竞争关键是对经济社会发展能起到重要贡献的专门人才的争夺,如新能源、新材料、航天、生物科技等领域,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率相对较高,缺口也比较大。”白春礼举例,目前我国海洋领域的人才还不到世界的1%,远远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
针对这一情况,专家在编制《人才规划》时纷纷建议,在整个人才队伍建设的布局中,应专门针对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队伍建设进行规划。要对各个领域人才现状和长远需求进行拉网式排查,在摸清家底基础上,未雨绸缪,制定培养开发措施,超前解决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的人才急需紧缺问题。
“这个规划一个鲜明的亮点是,为增强指导性,对每支人才队伍建设都提出了明确目标要求,不仅有定性的目标,还有定量的目标,具体预测了各个领域到2020年将需要多少人才,为今后11年中发展各领域急需紧缺人才提供了一个指南。”《人才规划》专家顾问组首席专家、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研究员杨伟民告诉记者。
“不仅要有远景规划,还要根据市场的需求不断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建立快捷通畅的人才供需机制,让需求方告诉社会哪些人才是需要重点培养的急需紧缺人才。”张力告诉记者。《人才规划》明确规定,要加强产业、行业人才发展统筹规划和分类指导,围绕重点领域发展,开展人才需求预测,定期发布急需紧缺人才目录。“这个预测评估的工作应当由政府委托第三方进行客观的跟踪评价,因为时代在不断变化,市场也在不断变化,10年前许多现在的新兴领域当时我们想象不到,必须根据形势的变化作出科学的预测。”
张力举例,近年来欧盟很多大学都在空前热烈地讨论如何适应劳动力市场的需求,而在15—20年前这些学校都是关起门来办学,很少注重市场的需求。“《人才规划》提出要调整优化高等学校学科专业设置,加大急需研发人才和紧缺技术、管理人才的培养力度,这就意味着我们的高校不能再闭门造车,而是要以开放的姿态办学,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动态调整学科专业设置。这也意味着要给高校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让市场来决定那些跟岗位群密切相关的学科专业的设置情况。”他说。
同时,《人才规划》还明确规定,要根据国家规划,制定人才特别是产业领军人才、工程技术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的倾斜政策。白春礼介绍,国家已经开始实施的“千人计划”就是基于这一目的出台的政策之一,旨在用5—10年的时间分层次、有计划地引进2000名左右能够突破关键技术、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带动新兴学科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回国创新创业,目前已经分三批引进662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 2010-06-12抓住关键环节 深入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
- 2010-06-12马恩对中国发展问题的几个认识
- 2010-06-12人民日报评论员:倡导清新健康的荧屏之风
- 2010-06-12人民日报评论员:县一级是关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