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投资、出口,被普遍认为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不断提升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加快调整经济结构,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三驾马车”之间的关系,努力促进经济增长由主要依靠投资、出口拉动向依靠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转变。
调整经济结构是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内容,对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具有决定性意义。调整经济结构既是着眼于解决经济运行中的深层次矛盾,也是为了拓展发展空间,增强经济发展的长期动力,使经济增长建立在结构优化的基础之上,持续性得到增强。从某种程度上说,调整经济结构是提升国民经济整体素质和抗风险能力、在后国际金融危机时期赢得国际经济竞争主动权的根本途径。
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取得了辉煌成就,在经济总量迅速扩大的同时,经济结构不断得到调整和优化。但经济结构不合理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始终存在。从需求结构看,主要是内需与外需、投资与消费失衡。这次国际金融危机使我国发展的外部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经济结构既面临十分严峻的挑战,又面临一次新的战略性调整机遇。当前,我们要正确处理好经济增长与消费、投资、出口之间的关系,深入挖掘现实和潜在的市场需求,努力培育新的增长点,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稳定发展对外贸易。
一是积极扩大居民消费需求。扩大内需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立足点和长期战略方针,也是调整经济结构的首要任务。扩大居民消费是扩大内需的重点。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最为根本的是要拉动消费,特别是最终消费。我们说内需不足,主要是居民消费需求不足。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进一步巩固和发展好的势头,必须千方百计扩大最终消费需求,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从长期来看,经过改革开放以来的持续快速发展,我国积累了雄厚物质基础,经济实力、综合国力、抵御风险能力显著增强;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居民消费、生态环境保护等方面有巨大发展空间,扩大内需潜力巨大,这是我国的优势,也是我们抵御外部冲击的重要基础。我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条件,充分挖掘消费潜力,培育、扩大消费热点,进一步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继续提高农民收入、部分优抚对象待遇和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水平,增强居民特别是中低收入者消费能力。要巩固扩大传统消费,积极培育信息、旅游、文化、健身、培训、养老、家庭服务等消费热点,促进消费结构优化升级。要加强商贸流通体系等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发展电子商务。要整顿和规范市场秩序,努力营造便利、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要继续实施和完善鼓励消费的各项政策措施,大幅提高家电下乡产品最高限价,增加品种和型号,扩大补贴范围,完善补贴标准和办法,加强对中标企业的管理和考核,提高产品质量和服务水平;完善家电、汽车以旧换新和汽车、摩托车下乡政策。
二是着力优化投资结构。要鼓励扩大民间投资,完善和落实促进民间投资的相关政策。要加强和改进投资管理,严格执行用地、节能、环保、安全等市场准入标准和产业政策,切实防止重复建设。对有财政资金投入的建设项目,要加强全程监督,坚决避免以扩大内需为名,搞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和政绩工程。要坚持科学民主决策,确保公共投资真正用于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扩大内需包括扩大投资需求和消费需求。在我国目前的发展阶段,投资需求还有很大空间。从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看,投资对经济企稳回升起到了重要作用。但长期过度依赖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是难以持续的。寻求投资与消费的结合点,不仅可以增投资、保增长,而且可以扩消费、惠民生,促进持续发展。如投资保障性安居工程,不仅可以缓解部分低收入居民的住房困难,而且可以刺激装修、家具、家电等消费的支出,带动居民消费。又如投资于农村的民生工程和基础设施,为家电下乡、汽车下乡创造了条件,支持了居民消费。
三是加快推进对外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要统筹好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加快调整出口贸易结构,加快调整进口贸易结构,加快提高利用外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要稳定发展对外贸易,坚持实施市场多元化战略和以质取胜战略,落实和完善出口退税、出口信贷、出口信用保险等各项政策措施,继续改善海关、质检、外汇等方面的服务,巩固传统市场,大力开拓新兴市场。要优化出口产品结构,稳定劳动密集型产品出口,扩大机电产品和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大力发展服务贸易和服务外包,努力培育出口品牌和营销网络,继续严格控制“两高一资”产品出口,积极推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要促进进出口平衡发展,重点扩大先进技术装备、关键零部件和国内紧缺物资进口,稳定各项进口促进政策和便利化措施。同时,还要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要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鼓励外资投向高端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鼓励跨国公司在华设立地区总部等各类功能性机构,鼓励中外企业加强研发合作;促进“引资”与“引智”相结合,引导外资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和增加投资;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开展海外并购,深化境外资源互利合作,提高对外承包工程和劳务合作的质量。
- 2010-09-17发展农村金融 服务现代农业
- 2010-09-17新兴产业对国家产业结构升级的意义
- 2010-09-17潘基文说对中国如期实现千年发展目标充满信心
- 2010-09-17台湾文化总会秘书长:两岸文化交流越来越深入
- 2010-09-17我国1亿城乡居民重复参保 财政补贴达120亿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