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调查显示,64%的网友看涨今年房价。
一次网络自主投票调查,未必能作为严谨的依据;但起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公众的心理预期:房价这匹狂奔的野马能否被调控政策之缰绳勒住,心里没底。
楼市调控已进入关键时期,公众如此预期,让人着实捏着一把汗。
商品房受价值规律支配,房价起落,由供求关系左右。这似乎是不必说的常识;然而,在现实中,由于信息不对称,反映供求关系真实状况的信息并不能准确直达消费者的脑海。这时,公众的购房预期和购房心理往往成为影响房价的重要因素。“觉得会涨”、“觉得会降”,往往是购房者决策时的重要依据。严重点说,预期的变化甚至会形成“滚雪球”效应,引发从众心理,以致引起集体性的入市或离市,出现恐慌性购买或是恐慌性抛售。房价暴涨于九天之上,或者暴跌于九幽之下,都不是好事。
可以说,调控能否取得效果,与公众购房心理、购房预期有着紧密的关系。万万不可轻视。
本轮调控政策出台以后,商品房的交易量迅速转入低迷,房价迅猛上涨的势头逐步得到控制,调控朝着预期的方向在发展。当前,商品房新开工和竣工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但与此同时,本轮调控以来累积着大量随时可能释放的刚性需求,并且还夹杂着随时蠢蠢欲动的投资性需求,一旦公众改变预期冲进市场,而供应量很难在短期内跟上,房价将变得很难控制。这方面,我们是有过教训的。
事实上,一个多月以来,市场上不断冒出试图扰乱楼市调控的“杂音”,种种“唱涨”观点言之凿凿,企图制造恐慌气氛,以图影响公众心理;而调控目标的表述不够清晰,也给那些“杂音”留了生存空间。在调控的敏感时期,能否有效稳定预期,对政府是个考验。近期,有关部门反复强调:房地产调控不会松动。这体现了政府的决心和信心;但是,公众更期待的,不仅是政府部门的表态,而是切切实实地将一系列调控政策细化和落实,根据市场情况在必要的时候,出台更有力的措施,这样才能真正稳住人心。
两年前,温家宝总理“信心比黄金和货币更重要”的论述,曾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冲击的人们倍感振奋。如今的楼市调控,同样需要各地各部门给人们以信心。
- 2010-09-27深入把握意识形态吸引力和凝聚力的构成要素
- 2010-09-25钱学森“降职”的启示 魏碧海
- 2010-09-25论社会主义私有物权的本质与保护
- 2010-09-25爱国也讲方略 不要被看来很爱国言行所忽悠
- 2010-09-25新媒体对党的建设的挑战与机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