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政府网站不作为设来何用?
www.fjsen.com?2010-10-13 16:08? 邓子庆?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前几日,河北邢台市行政服务中心网站的“在线咨询”栏目出了很多风马牛不相及、答非所问的回答。在网站“在线咨询”栏目中,一网友咨询如何办理准生证明,却被告知请咨询南水北调办公室;咨询能否退休,却被回答可以迁入。

满以为媒体一曝光,邢台政府部门网站会连忙改之。可惜的是,有媒体记者再次浏览网络时,一些“热线反馈”和“上线报告”栏目仍旧无法打开,而在另一些“访客留言”界面,所有访客留言也仍显示为“留言正在审核中”。很明显,不管是答非所问,还是长时间的“审核中”,民众对网络政务的期待,都无异于受到了沉重打击。

说实话,类似虎扑篮球:政府部门高调建网站,而后低调收场的现象,人们见得较多了。根据2008年度政府网站绩效评估结果,中央部委政府网站的普及率达到了96.1%,省市政府网站普及率为100%,地市级是99.1%。本来,我们都该为政府网站有着如此高的普及率而感欣慰乐观,但另一组数据让人汗颜:全国的政府门户网站中,约有1/3的网站难以打开,1/3的网站应用价值较低,还有相当数量的网站存在内容更新不及时、服务功能不健全、发布信息无时效等弊端。

政府网站普及率高仅是一种硬条件,更重要的目的应是搭建政府与群众沟通的“桥梁”,向上传达社情民意,向下就党的方针政策解疑释惑。眼下,各级政府都强调要重视网络民意,这是好事,也是公共治理顺应科技进步、时代发展的良好体现。但不得不说,像邢台的政府部门网站一样,将网站建立起来后就有一搭没一搭地搞一下,根本是在浪费纳税人的钱财。其实,政府部门网站令群众不满意,不是经费不足,不是人员欠缺,根子在于政府部门的“软件”过于落后——长期懒散的工作作风和高高在上、闭目塞听的管理理念,是政府部门网站沦为面子工程的根源所在。于是,一些政府部门要么在骨子里没有意识到政府部门网站在了解社情民意、发布信息文件、提高工作效率、降低办事成本等各方面的巨大优势,要么抱着一种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态度,故意让网站休眠。

作为一种技术手段,网络只是提供了一种方便,只是让民众多了一个了解政府公务、反映民意的渠道。倘若政府部门真正做到用权透明、政务公开、接纳民意,切实保障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那么网络这种手段就能发挥巨大的功用。否则,这个看起来很现代的民意渠道,就只增加了许多的行政成本,还会引发民众的不满。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相关评论>> 
 赶集网  火车票  福州分类信息  福州租房  福州二手房  福州招聘  福州兼职  福州二手  福州二手车  福州公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