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走生态文明道路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
“生态文明”首次被写进党的十七大报告,十七届五中全会又提出,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经济发展已经由农业经济时代迈入了工业经济时代的中级阶段。从世界大趋势而言,21世纪的经济发展重点就是生态经济。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的发展主要靠招商引资和全民创业,大开放建立在要素成本优势和区域优势的基础上,我省成为新一轮产业承接中的受益者。但我们要清醒地看到,江西要实现科学发展、进位赶超、绿色崛起的宏伟目标,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形成新的发展模式。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江西最大的优势、最大的财富、最大的潜力、最大的品牌。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目的就在于探索发挥地方优势的经济发展新模式,其特色是生态,核心是发展,关键是转变发展方式;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遵循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契合江西发展实际,有助于探索并走出一条科学发展、绿色崛起的新路子,推动工业文明向生态文明迈进。
当前发展经济并不在于生产更多的东西,而在于创造更多的财富。农业社会,真正的财富是土地;工业社会,真正的财富是机器;而生态经济社会,真正的财富将是人才和优美的自然环境。因此,我省应充分利用鄱阳湖生态经济区“三区一平台”的战略定位,将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成为争取国家项目支持的重要平台,建设成为吸引国际合作、企业集聚、项目落户的重要平台,建设成为项目、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集聚的“洼地”,建设成为生态经济的“聚宝盆”,推动江西经济发展方式实现根本性转变。
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转变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
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改革开放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这就要求我们着力构建充满活力、富有效率、更加开放、有利于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
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客观上要求进一步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比如,造成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资源约束制度的缺失,许多资源被滥采滥伐直至耗竭,无法实现资源的经济回报最大化。孟德斯鸠说,“无产权处无公正”。如果公共资源属于任何人又不属于任何人,就没有任何动因激励人们去保护资源,这种“开放式制度的悲剧”就不可避免;如果稀缺的资源继续被免费使用,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就会一直持续下去。因此,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有助于实现稀缺资源的合理配置和高效利用,从而促进经济发展方式加快转变。
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最大的机遇就是我省在体制机制上被赋予了先行先试的权力,其中包括六项制度创新,一是推进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强化政府在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等公共服务领域的职能;二是推进所有制结构完善;三是推进市场一体化;四是推动生态环保机制创新,探索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考评机制;五是建立健全生态环保长效机制;六是积极推进相关改革试点。我们应抓住、用好建设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的重大历史机遇,从体制和机制上消除单纯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弊端,保证经济发展的质量、速度、结构相互匹配与和谐。要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促进生产要素合理流动和资源优化配置,实现资源优势互补、产业合理分工、基础设施协同共建;实行资源的有偿使用原则,将开发使用权逐步推向市场,将其收益再投入资源开发业,如鼓励加快推进水、电、矿产等资源型产品及要素价格改革,开展“排污费改环境税”试点,探索建立水权交易制度,推进生态合作、产业共建等多种方式的生态补偿;实施分类绩效考核评估体系,对各功能区分类管理的绩效进行评价和政绩考核评估,彻底改变传统的一味追求GDP增长的经济发展模式和地方政府政绩考核体系;加快调整进出口贸易结构,提高利用外资的质量和水平,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不断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形成消费、投资、出口协调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