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有效推进网络舆论监督制度化建设
www.fjsen.com?2010-11-05 15:34? ?来源:人民网    我来说两句

互联网的发展开创了舆论监督的全新时代。面对快速兴起的网络舆论监督,如何正确引导,有效利用网络平台。既充分发挥其在反腐倡廉建设中的积极作用,又在科学规范的条件下,逐步消除其消极因素,就必须按照网络反腐的本质特征及其发展的内在规律开展完善的制度化建设,确保网络监督的健康发展。

第一,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网络监督主渠道,提升网络舆论监督的权威性和有效性。网络监督盛行是由于公民在传统举报方式存在效率低、查处缺乏监督等弊端下的一种无奈之举。繁琐的传统举报机制,令掌握相关干部违规、违法信息的普通百姓望而却步。有了网络这个“信息快速通道”,监督和举报信息可以最快速度传递、反馈、互动,并催化整个官员监督体系的快速反应,可以更多地做到先机而发,从而大大提高官员监督机制的效率。纪检监察机关应该与组织、宣传等部门密切协作,进一步加强网络舆论监督平台建设。既要本着“及时、公开、互动”的原则,对现有廉政建设网不断增加新栏目、充实新内容、升级新系统、扩展新功能;又要坚持“便利、安全、保密”的原则,不断拓宽和完善网络举报监督的渠道和方法,确保网上举报渠道的畅通。对可能在网上发布的相关举报信息进行有效引导、分流和承接,让网民在事实面前去发表更理性的评论,使法定网络举报平台的特殊优势得到切实发挥。要建立投诉办理责任制,确定时限办结,并按期反馈,如果投诉人对办理结果不满意的还要返回重办,一直到投诉人满意为止,取得社会公众的信任,以提升网络举报平台的影响力和公信力。

第二,建立健全网络舆论收集研判机制和网络舆情分析系统,科学分析网络舆论的性质,准确判断网络舆论的倾向。要根据社会舆情的发展变化,尽快建立健全网络监督的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及时收集有关网络监督的信息,科学分析网络舆情的性质,准确判断网络舆情的倾向,并通过论坛跟帖、政府网络发言人等多种形式,主动回应广大网民的关切,消除各种疑虑。网络舆情分析系统应包括:组建专门的网络舆论收集研判队伍,以专职网络舆论收集研判人员为主,在相关部门配备一定兼职工作人员,从组织机构上保障网络舆论得以及时被掌握;全面收集涉案信息,坚持全面原则,既要注重收集赞成意见,也要收集反对意见,以保证网络舆论的客观性、全面性;及时分类整理,对收集到的舆情信息要分类列出,提供给相关部门;科学分析研判。对同一事件,不同网民会有不同的立场和观点,要及时对网络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增强信息的广度和深度,尽可能全面揭示舆论的状况和走向;要坚持及时回应原则,尽量在最快的时间内,在还没有形成强大的网络舆论之前作出回应,以快速回应防止网络舆论的异化。针对网络监督热点事件反映和暴露出来的问题,只有举一反三,堵塞漏洞,关口前移,完善制度,以改革的办法和发展的思路,加快制度创新,推进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建设,才能不断提高反腐倡廉工作能力,让网络监督变得更有意义、更有价值。

第三,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理性引导机制,积极疏导,使网络监督更加理性、规范。要建立健全网络舆论的理性引导机制,正确引导,而不宜采取“堵”的对策,通过“过滤”的方式人为地引导网络舆论。要建立网络舆论引导阵地,设立权威的官方网络渠道,引导当事人通过官方网络渠道反映问题。坚持以引导为主,一旦网络个案形成有影响的舆论,就应当通过官方网络渠道、主流媒体、网站,以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的意见,引导网民理性地看待问题,从而引导网络舆论由“感性”向“理性”发展。要加强网上法律宣传,利用官方网络渠道、主流媒体、网站等载体,积极宣传有关法律及相关案例,提高网民法律意识,引导网民依法、理性发表网络言论。同时要注重提高各类政府网站和廉政网站的质量和水平,丰富网站内容,创新宣传方式,采取网民喜闻乐见的形式,增强网络宣传工作的吸引力和感染力。使主流观点在与其他各种观点的交锋碰撞中主导网络舆论,让主流声音压倒噪音和杂音。

第四,加快网络监督机制创新,完善网络监督制度,整合监督资源,形成监督的整体合力。要建立一种网络舆情收集、分析、判断及应急机制和信息共享、共同应对的合作机制,为推进反腐倡廉建设开辟一个新的空间。要制定并不断完善一套实用的规章制度和运行机制,分析网络举报的特点,探索网络反腐的规律,逐步向网络反腐的法制化、规范化迈进。要深入推进电子政务建设,让公众通过网络更多地参与社会政治生活,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建立起政治与公众有效沟通的桥梁,防止权力滥用和暗箱操作,从源头上预防腐败。要努力搭建交流平台,拓宽网络监督渠道,丰富反腐途径,丰富网站内容,为网络监督建立通畅、高效、规范的主渠道,加强与网民的直接联系,提高网民参与网络监督的积极性。为进一步发挥网络监督功能,要研究从技术手段上对投诉举报加以改进,对提出意见建议的网民的隐私加以保护,减少泄密的几率。还要大胆创新监督形式,整合监督资源,加强网络监督与其他监督形式的互动,把网络舆论监督与其它体制内监督紧密配合,发挥各方面监督的积极作用,提高监督效果。要利用网络的优势畅通政府与社会沟通机制,建立健全网络监管机制,为民众的诉求、信息充分流动提供足够的空间,使网民监督与监督机关的专门监督充分整合,形成合力。

第五,加强网络舆论监督的法制建设,为网络舆论监督提供基本的法律规范和法制保障。目前我国互联网法制建设在总体上还不适应互联网的普及进程。“网络暴力”、网络人身攻击和谩骂等现象的存在,都说明加强网上舆论环境的法制治理刻不容缓。要加快网络立法进程,尽快明确网络监督的合法性,将网络监督视为公民的基本权利加以认真保护。要特别注重厘清与网络舆论监督相关的知情权与隐私权、政务公开与党政机密、社会监督与造谣诽谤、言论自由与人身攻击等法律界限,明确规定网络舆论监督的形式与内容、权利与保障以及网络侵权的法律责任等,使网络舆论监督中的评价、讨论、互动、传播等各种行为都能有章可循、有法可依。要制定保护举报人的法律,保证举报人的合法权益和人身安全,消除举报人的后顾之忧。要依法规范监督行为,对那些恶意散布虚假信息、诬陷他人、危害国家以及对网络监督压制、打击、报复的,对违反有关网络管理或侵犯公民人身权、隐私权、名誉权的行为,有关主管机关要依据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应依法追究法律责任。同时,要通过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网民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进行监督活动,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合法合理地开展监督,而不能滥用舆论监督权,否则,也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第六,进行网络伦理道德建设,开展网民素质教育,优化网络监督环境。要开展深入有效的网民思想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 营造良好的网上文化环境,促使广大网民严格自律, 坚持理性、公正、客观、谨慎的态度,在发表言论时要尊重事实,辩证地看待问题,不应散播不良的、虚假的、未经确认的言论,自觉抵制有害信息、网络暴力行为和低俗之风, 避免滥用互联网资源或服务。有关部门也应该审时度势,加强正面引导,建立自律与他律相互补充和促进的运行机制,综合运用各种有效手段,更加有效地引导和规范网络道德行为,共同构建规范有序的网上舆论环境,依法合理、积极有效地开展网络监督,确保网络监督不偏离正确的方向。要建立良好的道德约束机制,利用网络充分发挥舆论导向的积极作用,给予网民正确的引导,使群众自发对不良信息及其传播者进行谴责。对那些恶意散布虚假信息、诬陷他人、危害国家以及对网络监督压制、打击、报复的,要依据情节轻重和危害程度,采取行政和法律手段进行管制或惩处,净化网络环境。同时,通过积极正确的舆论导向,引导网民树立正确的“网德”,客观真实地反映问题,合法合理地开展监督。广大网民应加强自律,努力提高道德素质,在守法遵德的前提下参与网络监督,自觉增强法律意识和道德规范,倡导文明上网,杜绝各种形式的网络暴力。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