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热点关注 > 正文
用科学决策与创新精神赢得未来
www.fjsen.com?2010-11-10 16:59? ?来源:河北日报    我来说两句

刚刚闭幕的省委七届六次全会,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在深刻把握河北省情的基础上,以科学的态度、创新的精神、超前的视野、系统的思维,对河北未来五年的发展作出了准确判断,进行了周密部署,绘就了宏伟蓝图,是引领河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转型升级的一次重要会议。

客观总结了“十一五”的成就经验

“十一五”期间,面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重大风险挑战,全省人民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团结奋斗,我省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城镇面貌呈现新变化、“三农”工作得到新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实现新跨越、改革开放迈出新步伐、人民生活水平实现新提高。全会对这些成就进行了客观、系统的总结。需要指出的是,“十一五”期间,三方面的成就尤为引人注目:一是城镇面貌三年大变样取得积极成效,城镇化率提升,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增强,城市群迅速崛起,人口和经济聚集能力大幅提高;二是干部作风建设取得积极成效,大幅削减行政审批事项,解决审批环节过多、收费名目过滥的问题,行政效能大大提升;三是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取得成效,节能减排深入展开,农业生产稳定发展,工业主导地位稳固,服务业比重大幅提升,高新技术产业支撑力增强。这些成就的取得为河北实现新跨越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确立了“以我为主、主动发展”意识

全会强调以重点突破带动全局,形成区域竞相发展、协调发展的新格局,提出了“四个一”战略重点。“四个一”:一圈,即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一带,即加快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一区,即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一批,即加快培育一批千亿元级产业聚集区和大型企业集团。“四个一”是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重大战略转变。这一战略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冲破了以往惯性发展思维的束缚,确立了“以我为主、主动发展”意识。在处理与京津关系上,充分体现了竞争与合作的发展理念,确立了在竞争中寻求合作的发展方向。

科学作出了全局视野的战略决策

在产业的空间布局上,全会提出了加快建设环首都经济圈的发展思路,将我省的政治优势、区位优势、经济优势、市场优势、人才优势、技术优势、资本优势、文化优势和旅游优势转化为科学发展的新优势,进一步深化了京冀多层次、宽领域、全方位的合作。建设环首都经济圈,有利于发挥我省区位优势和创新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和结构;有利于统筹各区域协调发展,更好地发挥首都北京的辐射带动作用;有利于增强对农村、欠发达地区和特殊困难地区的政策支持和帮扶力度;有利于促进我省经济社会实现科学发展,并增强整个经济圈的动力和活力;有利于维护首都社会安全稳定和经济繁荣。全会提出加快建设沿海经济隆起带将经济重心向沿海转移,充分利用我省沿海有利条件,大力发展临港工业和沿海经济。打造沿海经济隆起带,既是我省发展的巨大潜力所在,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的关键所在。全会提出加快发展冀中南经济区,这是实现区域协调发展、均衡发展的重大决策,旨在发挥区内各市优势,壮大产业规模,提升产业层次,把冀中南作为河北最大经济板块的优势发挥出来,并与前述两者一起构筑区域经济统筹发展新格局,形成我省经济发展的整体合力。全会还着眼于提升产业规模与层次,提出了“一批”的宏伟构想,即培育十个主营业务收入超千亿元的工业聚集区,培育十个销售收入超千亿元的大型企业集团。这是我省推进产业布局优化和集约集聚发展,大力提升产业发展综合竞争力的远见之举。

从全国看,“四个一”战略的确立顺应了我国经济发展空间布局合理化、提升区域竞争力的发展大势,是平衡我国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带动中原、东北、西北、华北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迫切需要。对于我省借势强化与山东、辽宁、内蒙古、山西、河南等周边和腹地省市的经济联系和区域合作,促进环渤海区域经济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在产业选择上,全会提出以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和升级为手段,围绕培育新优势,强化了我省与天津、辽宁和山东等临海省市在临港产业上的对接和错位发展,这对我省产业对接京津、携手辽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具有重要意义。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