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我国优质卫生资源主要集中在省级大城市,基层特别是县、乡优质卫生资源十分缺乏,卫生资源配置极不合理,造成了基层医院治不好疑难病痪者,使疑难病痪者拥向省城医院排队看病,导致了基层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实现卫生资源配置均衡化,以确保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一、调整优质资源布局。从科学发展卫生事业的高度出发,统筹和优化配置卫生资源,着重向基层医院倾斜,以保障城乡居民平等享受到卫生资源。目前,省级医院优质卫生资源相对过剩,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资源浪费,应采取梯次下调(省下调到市、市下调到县、县下调到乡)的办法,将省级医院相对过剩优质卫生资源调整到基层医院,使优质卫生资源在区域、层级布局上趋于科学、合理。
二、提升基层医生水平。提高基层医生业务水平是提升基层医院知名度和增强当地群众信任感的最有效举措。因此,一要定期、分批派出医务人员到医学院进行深入学习,提高业务素质;二要轮流选派业务骨干到省级医院工作1至2年,提升业务水平;三是省级医院可在基层医院分设教学点、培训班,培养本土人才;四是轮流选派省级医院业务骨干到基层医院工作1至2年,提高业务技能。
三、提高基层医生待遇。基层医务人员普遍待遇低、职称评聘难,使有能力的医生不愿去、留不住、呆不长。一要出台政策,在同等条件下,使基层医务人员工资比大城市医务人员高靠一至二级;二要探索“低职高聘”,把职级待遇固定给相应工作岗位,人员在岗位上可享受较高职级的待遇,离开则取消;三要配合人员流动,依靠各级财政投入建设基层医院周转公寓,无偿或低价提供给基层医务人员使用。
四、夯实基层医疗装备。许多市、县、乡医院常常因为缺少一两样检测设备,只能让病人转院到省上,常常错过了病人有效治疗“黄金期”,并加重了病人的经济负担。基层各级党委、政府应确保公共医疗卫生服务的公益性,根据各地不同情况,分类指导、分级负责,把必要的医疗装备投入纳入财政预算。这些装备不一定要在所有医院配齐,而是要合理布局,提高使用效率。
五、创新医院发展机制。一是构建紧密型集团医院。整合省、市、县、乡医院人、财、物资源,统一由省级医院管理、核算;二是构建松散型集团医院。基层医院仍独立管理、核算,省级医院向基层医院提供医疗技术和医疗装备,基层医院收入按双方商定比例分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