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赵玉田:天灾与“洪武之治”
www.fjsen.com?2011-02-11 15:59? ?来源:光明日报    我来说两句

明洪武时期(1368—1398年),“百姓充实,府库衍溢。盖是时,劭农务垦辟,土无莱芜,人敦本业”,又大兴屯田,“故上下交足,军民胥裕”(《明史·食货志》)。清康熙帝曾嘉其“治隆唐宋”,后人誉之为“洪武之治”。事实上,明洪武时期,天下初定,百废待兴,天灾频发,民生多艰。但也正因为如此,明太祖朱元璋“宵旰图治,以安生民”(《明太祖实录》卷196),终于形成一个“治世”局面。“洪武之治”局面之形成,原因多多,“天灾”亦有“所为”。在此,谨就天灾与洪武之治的内在关联稍作梳理。

“水旱相仍”加深“忧危积心”

洪武元年(1368年),“京师火,四方水旱相仍”。翌年,旱魃为虐。又,多地发生水灾、雹灾,地震等。由于天灾肆虐,大明政权的开创者朱元璋在彷徨忧惧之余,转而求助于神灵。他向父母亡灵祷告:“咎实在儿,生民何辜?因具草蔬粝饭与妻妾共食旬日,以同民艰,以答天谴,敢告知之。”又告祭风云雷雨等诸神:“伏念去岁因旱,民多颠危;今又缺雨,民生何赖?实切忧惶,……愿神以民庶之疾苦哀闻于上天厚地,乞赐风雨以时,以成岁丰,养育民物,各遂其生。”(《明太祖实录》卷40)然而,天行有常,祈禳无果,灾害依旧。据《明太祖实录》所载,洪武三十一年间,水灾、旱灾、蝗灾、雹灾、地震、瘟疫等就有三百余起,几乎无年不灾,无处不灾。

朱元璋出身寒微,年少时曾行乞四方,深谙民间疾苦。他尝言:“天下一家,民犹一体,有不获其所者,当思所以安养之。昔吾在民间,目击其苦。鳏寡孤独、饥寒困踣之徒常自厌生,恨不即死。吾乱离遇此,心常恻然。”(《明太祖实录》卷96)即位后,他意欲“以臻雍熙之治”(《明太祖实录》卷34),可是天不作美,各种自然灾害接踵而至,这就让明太祖犯难了。他反躬自问:“朕闻尧、舜、禹、汤、文、武之君,德侔天地,仁洽民心,嘉祥屡臻,号称至治。朕以菲德,不能任贤图治以副民望,是以上天垂戒,灾异荐兴。夙夜兢业,不遑宁处。”(《明太祖实录》卷132)

“安危治乱,在于能谨与否耳。”明太祖也深悉此道。面对天灾,他在“夙夜兢业,不遑宁处”之余,就反复向官员灌输忧患意识与责任观念,期望养成居安思危、励精图治的政治品质。他常告诫臣僚:“水旱灾伤,虽出于天,而亦作民父母者之责也。”若“君臣一体,苟知警惧,天心可回,卿等宜尽心力以匡朕不逮。”“卿等当体朕怀,夙夜尽心,能修厥职则无负国家,异日名垂青史,岂不美乎!”至其晚年,他尚慨叹:“朕历年久而益惧者,恐为治之心懈也。懈心一生,百事皆废,生民休息系焉。故日慎一日,为恐弗及。”甚至在遗诏中,朱元璋还在惦记:“朕膺天命三十有一年,忧危积心,日勤不怠,务有益于民。”要言之,频繁的天灾加重了他的“忧危”心理,强化了他的忧患意识,并且刺激了他的致治愿望。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