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更新观念 加快城乡结合部发展
www.fjsen.com?2011-02-11 16:19? ?来源:经济日报    我来说两句

记者:城乡结合部是农村走向城市的重要窗口,又是城市辐射农村的桥头堡,是城市发展和农村发展相协调的重要纽带,解决城乡结合部问题已成为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切入点,请谈一下它具有哪些特点?

石楠:城乡结合部是城市建设发展的特殊地区,既有城市的特征,又有农村的痕迹,是一个充满活力、非常复杂的区域,因其存在着频繁的能量与物质对流,各类活动密集,一直处在变化之中,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它也不断外延,具有动态性;其二城乡结合部人口构成复杂,在这里不仅有城市居民与农村居民,各种不同职业类型、不同生活方式、不同价值观念、不同需求以及不同心理文化素质的人群相互形成强烈的对比与共存,容易孕育产生矛盾;三是过渡性特征使城乡结合部区域在供给和需求之间产生了矛盾,从管理的角度反映出了非正规性,如非正规的就业、居住等。

记者:城乡结合部建设,不是简单地旧村拆除,农民上楼,涉及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与社会管理体制的转型等诸多问题。请问城乡结合部发展主要面临哪些难题,怎样破解这些难题?应该注意哪些问题?

石楠:城乡结合部存在的难题主要体现在户籍管理、行政区划、外来人口管理、农民就业、土地开发、环境保护等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加强规划建设的合理性。就土地开发而言,如果在开发的过程中很好地和当地本身的经济需求、劳动就业需求相结合,就能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鉴于城乡结合部与老城区在就业和子女教育方面的巨大反差,城里动迁户凡是牵涉到就业和子女教育的,多数保持人户分离,而农村拆迁户则考虑经济利益,也不愿意农转非,增加了户籍管理的难度,如果把更多附加在户籍制度上的福利剥离开,在这个问题上就会保持其客观性。另外,在片面强调户籍制度对人口管理的重要作用后,一旦放开户籍制度管理,就会有大量人口非理性的涌向城市,从而加重了城乡结合部的负担,这一点怎样规避也是要研究的课题。

在城乡结合部规划中,如若按照传统的农村管理或城市管理的思路都不全面,要从中央提出的统筹城乡发展两者之间的角度全盘定位,统筹思考,找出新的发展思路。只有采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运用科学的界定方法,调整管理方式、提升服务意识、实现空间布局的均衡,才能客观准确的分析和解决存在的问题。

记者:根据部署到2011年全市所有城乡结合部地区村庄及有条件的农村地区都实现社区化管理,对此您是怎样理解的?

石楠:推行农村服务社区化,是适应农村改革发展新形势的有益探索。农村社会化管理主要的着眼点是怎样更好的提供一些公共服务和公共设施。在农村社区化管理探索实施的过程中,通过对治安防范常态化、矛盾调处及时化、房屋出租规范化、村民管理自治化等有效手段的探索实施,村庄管理水平不断提高、环境改善、治安秩序好转、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也大幅提高了。

虽然我们在农村服务社区化管理探索的过程中取得了阶段性进展,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还很多,有以下几点建议:一是把现阶段居民生产生活状况与过去村民自治的一些基本原则相结合,调整社会管理模式。二是增强整体概念,把城乡结合部作为城市的组成部分之一,在规划建设中多考虑与“左邻右舍”的关系,与城市之间的融合。三是人口本身的城镇化要比户籍的城镇化慢,要把加强素质教育考虑在内,在城市化空间转变的同时追求质量提升。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