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危机时期的全球经济出现了如下新趋势:带动全球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正在发生根本性变化,新兴经济体的“热”与发达国家的“冷”形成了鲜明对比;伴随人口大国的崛起,经济高增长开始与全球多数人口,尤其是城市化人口相关联;随着大宗商品进入高价周期,高消耗的经济增长模式面临前所未有的新挑战;国际间的经济增长贡献者和货币供给者出现分离,带来了极大的摩擦与经济不稳定;在国际冲突不断的同时,国家间政策协调也在不断加强,一些新型合作开始出现。
全球经济增长重心转向新兴市场
2010年发达经济体仍占据全球GDP的主要份额,预计为73%。但由于受到危机冲击的程度不同,新兴经济体和发达国家的经济复苏和增长呈现出“快”与“慢”、“热”与“冷”的不同步特征,二者的相对力量也在发生变化。发达国家在全球经济中的贡献率迅速下降,从本世纪初的76.6%,降至2007年的53.1%、2008年的20.8%,2009年甚至出现负贡献,2010年的贡献率也只恢复到30%强,预计2011—2015年很难超过40%,甚至可能递减。到2015年发达国家占全球GDP的份额可能下降到65%。全球经济增长重心转向了新兴市场,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南非等新兴市场国家高速增长,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火车头。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按购买力平价法的测算表明,到2014年发展中经济体占世界产出的比重将首次超过发达经济体。这给新兴经济体特别是中国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
经济高增长开始与全球大多数人口福利相关联
目前美、欧、日三大经济体合计约占世界GDP的60%,而人口仅占15%。近年来,世界上经济快速增长的国家多是人口大国,如中国、印度、印度尼西亚、越南、南非、巴西、墨西哥等。目前世界上84% 的人口分布在新兴和发展中国家或地区,生活于增长率更高的新经济体中。人口大国的兴起,使全球经济增长贡献与人口份额比重开始高度相关,经济高增长开始与全球大多数人口福利紧密联系在一起。西欧早期工业化时期涉及的人口只有1.3亿,而中国当前的工业化与城市化则要涵盖十多亿人口,中国以每年1个百分点的速度加速城市化,预计2012年城市化率将超过50%。城市人口的大幅增加,深刻改变着全球的产业格局和分工体系,不仅对资源的需求意义重大,同时对消费品需求和服务业也产生重大影响。2009年全球服务业的比例提高到70%,但全球可贸易的服务量占全球贸易总量不足20%,未来服务业贸易将出现更大范围和更高程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