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学对研究自然灾害意义特殊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中国人民在同灾害作斗争中积累了十分丰富的经验。由于史学的发达和政府对荒政的重视,中国也是一个对自然灾害记录最丰富、最完整的国家,历朝历代都有对自然灾害比较详细、具体的记录,留下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近年来,史学对研究自然灾害的意义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作为史学分支学科的灾荒史在最近20余年的迅速发展,就是一个有力的证明。
史学对灾害研究的意义,至少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看:
一是加深对自然灾害的规律性认识。只有掌握了灾害发生、发展的规律,我们才能更加清醒、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加以应对。但规律并不会直接呈现在人们的面前,人们看到的只是历史的表象,只有在对一次次灾害历史过程的具体了解、反复比较中,才能够提炼、概括从而发现、掌握规律。就像江泽民同志所说:“自然灾害是件坏事,但通过同它的斗争,人们可以加深对自然规律的认识和把握,从中得出有益的结论,从而更加科学地利用自然为自己的生活和社会发展服务。”
二是不断提高全社会的防灾意识。每次大灾后,身历其事者往往“惨目伤心,兴言欲涕”。但是,随着时光的流逝,印象也就渐渐地淡漠,甚至对以往的经历不甚了然起来。严重一点的,竟然患了健忘症,居然“今不识先,后不识今”,曾经的劫难忘得一干二净。某种意义上来说,自然灾害正是对人类破坏自然生态的报复和惩罚。可惜的是,自然灾害过去之后,人们往往好了疮疤忘了痛,为了暂时利益、局部利益而肆意破坏生态环境的现象就故态复萌。史学家的任务之一,就是时时唤起人们的历史记忆,用历史上大祲巨灾的痛苦经历,告诫人们要始终保持对大自然的敬畏和友好之情,以不断提高防灾抗灾的意识。
三是从历史中吸取应对自然灾害的经验教训。我国既是一个多灾害的国家,也是一个具有丰富防灾、抗灾、救灾经验的国家。《周礼》中就有虎扑篮球:荒政十二条的记载。秦汉以后的历朝政权,逐渐建立并完善了救荒的政治运作机制和政策措施,积累了许多具有借鉴意义的经验,至今还留下了大量的有关荒政的档案资料。大约从宋代开始,一批有识之士即系统地总结和整理源自官方和民间的救荒经验和赈灾措施,并著录成书,据我们不完全的收集,此类“荒政书”书目有数百种之多,字数在千万字以上,是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