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群言荟萃 > 正文
适当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www.fjsen.com?2011-05-30 16:52? 梁朋?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据不久前公布的数据,2011年1—4月,全国财政收入达36207.8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31.4%,照此速度今年财政收入肯定会突破10万亿元大关。与此相应的是在国民收入分配格局中,政府收入所占比重进一步提高,而居民收入比重则继续降低。

屈指算来,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已经过去3年多了,但是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仅不见提高,反而呈现继续下降之势。“十二五”规划纲要中再次强调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从“逐步提高”到“努力提高”,虽然只是两字之差,但却能明显感受到中央对这个问题越来越重视,提高居民收入占国民收入比例问题也越来越紧迫了。

经过国际金融危机的冲击,扩大内需已经成了我国妇孺皆知的长期基本战略,而扩大内需的重点在于扩大消费特别是国内消费,而扩大国内消费的关键又在于增加我国居民收入,因为无论是马克思的经济学理论还是西方的经济学理论,都无一例外地告诉我们,收入是决定消费的根本因素。因此把增加居民收入作为扩大内需这一国家长期基本战略的切入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近年来,北京、上海、广州等27个省区市纷纷上调或计划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政府财政支出进一步加大了对农民的补贴力度,较大幅度提高了粮食最低收购价格,促进农民增收。在社会保障方面也提高了城乡低保对象、企业退休人员和优抚对象等群体的补助水平。应该说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试图提高城乡居民特别是低收入群众的收入水平,但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还是没有提高,反而继续沿着下降通道滑行,其中的原因在哪?

关键原因还是政府财政收入这些年来一直保持高速增长,政府收入占国民收入比重持续提高,此长彼消,导致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持续降低。十几年来,即使扣除了通货膨胀的因素,我国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也远远超过了GDP的增长速度。2010年,全国财政收入达到83080亿元,比上年增长21.3%。财政收入超常的高速增长,一年一个台阶快速攀升,使得政府财政收入占GDP的比重,也已经从1995年最低的10.7%上升到2009年的20.8%,如果再加上各种未纳入财政管理的政府收入,按全口径计算的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在2009年已达到32.2%。在国民收入这个“蛋糕”的分配中,无非是划分成政府、企业和居民个人这三块,它们之间此消彼长,正是由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不断提高,才导致了居民收入比重的不断下降,而我们这几年总是想回避政府收入增长过快的事实,只是试图在一些具体的增加居民收入措施上做文章,其结果可想而知。因此,要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关键是要明确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应有所下降。否则,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还是难以提高。

那么如何才能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呢?

首先,应有“强国必先富民”的理念。抛弃对政府财政收入高增长的迷恋,不能只是强调“集中财力办大事”,而忘了市场经济中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政府应该只是在市场失灵时出手弥补,政府集中财力办大事,也只是办那些市场本身不能解决或解决得不好的事,而不是去取代市场成为资源配置的主要力量。要知道即使是所谓的大事,许多也是可以通过市场机制来办的。因此,树立市场优先,富民为本的理念是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的前提。

其次,政府对财政收入的增长应有长远眼光和战略思维。通过降低政府收入比重来提高居民收入比重,短期看是政府在“舍”,会减少财政收入,但从长期来看却是“得”,政府通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税费负担,增加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这块“蛋糕”中所分到的份额,无疑会进一步激发企业和个人做大“蛋糕”的积极性,为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而国民经济“蛋糕”的做大,又会为政府带来更多的可持续增长的财政收入。

第三,降低政府收入比重,还可以强化政府财政预算的约束力,让在财政收入高增长背景下习惯了大手大脚花钱的政府部门,变得更为精打细算,厉行节约,勤俭办事,这对于我国政府职能转变和机构改革,切实降低行政成本,有着非常大的推动作用。

因此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关键在于政府,关键在于政府能不能减少对财政收入过高增长的追求,适当地降低政府收入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责任编辑:王秀钦
相关新闻
更多>>视频现场
更多>>囧视频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