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来,央行第五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这样的上调频率和力度,在我国乃至世界金融发展史上都十分罕见。人们会问,什么是存款准备金率?我国近期为何如此频繁地调整存款准备金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对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及我们的生产生活将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经深入发展的今天,这些问题已成为我们每一个公民需要学习和了解的基本知识了,因为它和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
存款准备金及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资金。金融机构按规定向中央银行缴纳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
存款准备金分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两部分,按规定比率交存央行的存款为“法定存款准备金”存款,而金融机构在央行的存款超过法定存款准备金的部分为“超额准备金”存款。
在存款准备金制度下,金融机构不能将其吸收的存款全部用于发放贷款,必须保留一定的资金即存款准备金,以备客户提款的需要,因此存款准备金制度有利于保证金融机构对客户的正常支付。
现代社会中随着金融制度的发展,存款准备金逐步演变为中央银行调控宏观经济的三大货币政策措施之一。中央银行通过调整存款准备金率,影响金融机构的信贷资金供应能力,从而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并最终达到影响宏观经济的目的。其作用机制可以描述为:扩大(减少)货币供应量→下调(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超额准备金增加(减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发放的贷款和全社会投资规模扩大(缩小)→货币供给乘数扩大(减少)→市场货币供应量增加(减少)→市场利率降低(提高)→投资、消费支出增加(减少)→促进(抑制)经济增长。
我国存款准备金制度是在1984年中国人民银行专门行使中央银行职能后建立起来的。当年,央行按存款种类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企业存款20%,农村存款25%,储蓄存款40%。由于存款准备金率规定得过高,使当时专业银行的资金严重不足,因而从1985年开始,央行将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统一调整为10%。
2008年9月,为了支持中小型金融机构平稳度过美国次贷危机的冲击,央行按金融机构大小规定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中小型金融机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下降100个基点,降为16.5%,大型金融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维持在17.5%不变。2008年第四季度,央行又分别三次下调了大型金融机构和中小型机构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随着国内外宏观经济形势的变化,中央银行自2010年1月份始连续11次上调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其中2011年上调频率达到每月一次。
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经济影响
1.对当前我国经济形势的影响。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意在收回流动性,消除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控制通货膨胀。最近一次调整以后,一次性冻结的银行资金,就达到了3700多亿元。并且随着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次数增长,收回流动性的累计效应也将逐渐显现。
2011年作为“十二五”开局之年,我国的经济形势乐观。许多重大项目的开工,以及国家对新兴产业加大投资,保障房建设规模扩大等利好消息,将刺激企业对资金的需求。今年一季度,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完成3.9万亿元,同比增长25.0%,增速仍在较高水平;短期贷款增速一直维持在高位,第一季度增加了 7253亿元,4月份则为2043亿元,企业流动资金需求旺盛。这些数字都反映出了企业对信贷的渴望。
在此大背景下,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充分显示了政府抑制通货膨胀的决心,同时也向商业银行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即国家希望商业银行在信贷需求旺盛的情况下,注意控制信贷规模,并且结合国家“十二五”规划,将信贷结构的调整与国家的产业调整和升级结合起来。
2.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商业银行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方面,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将导致商业银行信贷空间缩小,使业绩增长将变得困难。
我国的商业银行业都以传统业务利息收入为主,存款准备金率上调意味着银行增加存放在央行的准备金金额,这将直接导致用于发放贷款的资金减少。由于商业银行具有创造信用的功能,因此商业银行实际减少的可以用来创造利润的资金,将比增加的准备金数额成倍放大。
同时,存款准备金率调高使各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减少,可放贷资金随之减少,这造成银行业拆借市场紧张,出现个别银行“头寸”为负、不能支付的现象。目前银行间拆借利率最高达到9%,超过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时的拆借利率,银行间融资成本升高。
另一方面,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商业银行提高资金管理水平,优化资产结构。
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商业银行一方面需要向央行上缴更多的存款准备金,同时为了弥补信贷缺口又必须向央行再贷款或回购央行票据,增加了利息支出,因此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客观上要求商业银行更加灵活地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商业银行资金管理水平的上升。
同时,由于存款准备金率上调,商业银行信贷能力随之下降,迫使商业银行更加审慎地发放贷款,一些资本耗用高、经济增加值低、风险系数高的贷款首先成为紧缩对象,不仅得不到贷款,还要被收回。这在资金上有效地促进了我国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
3.对中小企业的影响。借贷是我国中小企业最主要的融资渠道。存款准备金率上调,使得商业银行信贷能力下降,从而更加审慎地发放贷款,甚至“惜贷”,这将导致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进一步加大。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对中小企业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部分企业资金链紧张,面临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随着人民币汇率的升高和用工等各项成本的上升,部分中小企业的盈利能力下降,据工信部的一项调查显示,2011年前两个月,规模以上中小企业亏损面达15.8%,同期增长0.3%,亏损额度增长率高达22.3%;规模以下的小企业亏损情况可能更加严重。在企业利润下降的情况下,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会让部分企业出现资金链紧张,以致出现亏损甚至倒闭的危险。
二是加大企业贷款难度,增长企业贷款成本。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会抑制商业银行的贷款投放。即使在货币政策宽松的时候,银行信贷也很少惠及中小企业,在目前信贷收紧的大背景下,中小企业往往是最先被考虑收紧的对象。同时,存款准备金率的上调也会导致部分贷款利率上调,增长企业已有贷款的成本。
三是增加企业资金利用成本。据温州市金融办对350家企业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今年一季度末企业运营资金构成中,自有资金、银行贷款、民间借贷三者的比例为 56:28:16,银行贷款占比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2个百分点,民间借贷占比比去年同期提高了6个百分点。在央行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的基础上,民间借贷利率水涨船高。
4.对房地产市场的影响。在密集的楼市调控政策接连出台背景下,再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无疑会对房地产市场造成较大的资金压力。
一是加大了楼市调控执行力度。货币政策是影响楼市调控的关键因素,相比前两轮调控,第三轮调控执行力度更大。除了各地出台的限购令以外,货币当局通过频繁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加息、缩减利率优惠幅度等进行信贷调控,使得各商业银行抑制了对房地产企业的房贷力度,使本轮的楼市调控政策执行得更加有力。
二是会继续抑制银行针对房地产的贷款。央行的信贷收缩政策造成冲击最大的当属房地产行业。长期以来我国房地产企业的主要融资渠道就是银行贷款,时隔一个月央行再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也是央行对商业银行的一种警示,希望商业银行抑制房贷冲动、控制放贷规模。
三是增加了开发商资金利用成本。据截至4月1日的74家A股上市地产公司年报显示,其中合计现金流净值为-701.67亿元,去年这74家公司的现金流净值为 357.56亿元,同比减少了296.24%;其中资产负债表中的存货合计为7237.29亿元,去年这些公司的存货是5110.19亿元,同比增加41.62%。现金流锐减,而存货明显上涨,这证明了最近开发商的资金压力逐渐加大。
四是增加了购房贷款难度和还贷压力。在当前楼市调控政策的影响逐渐清晰的大背景下,在连续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后,银行将进一步收紧对房地产行业的贷款,同时已经有部分城市出现银行暂停购房贷款或者是暂停部分购房贷款的情况,这一情况还有蔓延趋势,购房者从银行贷款越来越难。同时,对于购房者来说,存款准备金率的提高不仅意味着获得购房贷款的难度加大,而且成本也大幅提高。
5.对个人理财的影响。理论和实践表明,当人均收入在3000美元以上时,居民理财意识开始增强。目前中国人均收入已经达到4000美元,加之CPI居高不下,存款持续负利率,为实现资产的增值保值,居民有进行理财的需求和意愿。央行的货币政策事关千家万户,关系到我们每一个人手中的资金的保值增值。其对个人理财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对股市的影响。上调准备金率会对市场造成短期冲击,增加了上攻的难度,给股票市场带来负面影响。中国的股市不仅受国内资本市场影响,还深受国际资本市场的影响。在全球化背景下,资本的跨境流动更为快速和便捷。2010年以来,中国股票市场的走势与国际资本流入的走势基本一致。短期而言,中国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通过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来回收市场上的流动性,会从一定程度上抑制股市的上扬。由于欧洲债务重组、美国复苏乏力、日本地震等多重因素影响,全球经济复苏缓慢,但新兴市场国家经济保持强劲的势头,吸引了大量的热钱,尤以中国最甚。因此,上调存款准备金率有利于减少人民币升值压力,有利于减少热钱的大量流入,因此也会从一定程度上影响股市的上涨。
二是对理财产品的影响。多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后,大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率上升至 21%,中小型金融机构的存款准备金率上升至17.5%,导致当前很多银行资金面非常紧张,流动性管理遇到极大的挑战。在央行收紧货币政策,个人存款减少的情况下,各家金融机构纷纷通过创新理财产品来吸引投资者购买,以减少资金面紧张的情况。
6.对稳定国际经济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在发达经济体实施“量化宽松”货币政策的背景下,美元走弱趋势依然存在。尤其是自 5月份中美战略经济对话以来,人民币升值预期压力较大。我们选择上调存款准备金率而不是加息的货币政策,既能够更好地应对热钱的流入,也能为人民币升值减压。这必将对稳定国际经济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