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指出,“人才是第一资源,是国家发展的战略资源”。这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人才及人才工作的高度重视,显示了长远的战略眼光。回顾建党以来90年的历史,党之所以能领导人民完成和推进“三件大事”,根本的一点就在于党培养和造就了一批批的人才。现在,面对新的考验和危险,人才的重要性更加突出。相应地,要求我们的人才工作也要改革,尊重规律,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提高人才工作水平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
一要倍加重视人才。国以才立、政以才治、业以才兴。人才问题是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关键问题。回顾中国共产党90年的光辉历史,其实也是一部重才、爱才、聚才的历史。我们党之所以能够从诞生之初的50多名党员,经过腥风血雨,发展壮大为有着8000多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政党,创造政党组织发展的奇迹,之所以能实现从领导革命的党到领导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党的伟大转变,其中一条极为重要的经验,就是倍加珍惜和重视优秀人才。法国思想家圣西门曾说,假如法国突然损失了自己的50名优秀物理学家、50名优秀化学家、50名优秀数学家、50名优秀诗人、50名优秀作家……法国马上就会变成一具没有灵魂的僵尸,而要重新培养这样一批人,“至少需要整整一代的时间”。可见,人才是第一资源,早就成为中外有识之士的共识。
二要深入研究人才工作规律。尊重规律、研究规律、掌握规律、运用规律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人才工作是一项事业,更是一门科学。人才培养、引进、使用、开发都具有内在规律性,只有把握并遵循这些规律,人才工作才能有的放矢,党管人才才能管好管活,人才强国建设才能顺利推进。怎样正确评价人才?如何发现、开发和使用人才?这些都是人才工作中带有规律性的问题。毋庸讳言,在对待这些问题上,我们曾经走过一些弯路。就拿“什么是人才”这个问题来说,过去我们曾有唯“学历”、唯“职称”的认识误区,按照这样来评价人才,像比尔?盖茨、华罗庚等一大批科学家都称不上是人才,因为比尔?盖茨大学没有毕业,但他创立了微软公司,是世界公认的优秀人才;因为华罗庚只有初中学历,但他通过自学数学,24岁时就进入世界一流数学家行列,25岁发表震惊世界的数论专著。
我们的人才建设确实有绝对化的现象,应该说是非常不科学的,到现在也没有完全解决。我在山东担任组织部长的时候就提出来,我觉得片面追求学历、年龄都是不科学的。在执行“四化”方针的时候要处理好四个关系,就是革命化是前提、基础,要处理好年轻化和使用各个年龄段干部的关系。要处理好学历和实际水平的关系,不要单纯地看文凭。专业化是要处理好人才与所在单位、岗位所需要的实际知识的关系。可见,人才工作是一门系统而复杂的科学,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研究、不断把握、不断发展。科学人才观是马克思主义人才理论的最新成果,是我们党虎扑篮球:人才思想的一次重大飞跃,是我国人才工作的行动指南。
三要善于发现人才。这是重视人才、研究人才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也是正确使用人才的前提和基础,也是一个领导干部领导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发现人才也是非常难的,特别是要把人才发现于还没有出众之前,而且给予他支持,我们常说脱颖而出,特别是帮助还没有出的这一部分,给他以帮助和支持,这是一种很高超的领导艺术。唐朝诗人杨巨源的《城东早春》:“诗家清景在新春, 绿柳才黄半未匀。若待上林花似锦,出门俱是看花人”。这对我们发现人才有启发意义。楚汉相争时,萧何月下追韩信,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刘邦之所以能取胜,很重要的一个原因就是善于识人、用人。像张良、萧何、韩信、陈平等,都为他取胜立下了很大功劳。相反,项羽不能识人、用人,最后无可奈何,自杀身亡。所以领导者要求贤若渴,在实践中发现人才,为我所用。
四要切实用好人才。理论的价值在于指导实践,学习的目的全在于应用。毛泽东曾经用箭和靶来比喻学与用的关系。他指出,首先要学习,没箭无从射靶;然后要解决实际问题,不射靶的箭再好也没用,科学发展以人为本,人才工作要以用为本。我们研究人才理论、探索人才规律,非常重要的一条,就是要解决好如何把人才用活、用好的问题。
总之,说一千道一万,对人才的重视也罢,对人才工作的研究、应用也好,都是为我们全党上下所从事的事业储备英才。这一事业,就是胡锦涛总书记在“七一”讲话中深刻阐述的,党领导全国人民正努力推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这样宏伟的事业,没有各方面不拘一格地培养选拔造就人才,能行之长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