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有关“四种危险”的讲话精神?这四种危险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相互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是哪个?如何才能真正抓住并有效克服主要矛盾?在笔者看来,四种危险之间并非半斤八两,其中,消极腐败的危险是最根本、最关键、最要害、最致命的危险。
●过去一些年来,虽然制度上的改革创新不断,但在表层制度上做的文章比较多,而在深层制度上的突破难、突破少。对于那些“躲不开、绕不过”的制度、体制和机制问题,必须要予以突破。深层制度的突破的确具有挑战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中央能正式授权一些地方进行大胆的、整体性的试验。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了党在长期执政过程中所面临的“四种危险”,这就是:精神懈怠的危险、能力不足的危险、脱离群众的危险,以及消极腐败的危险。而且从这些危险不断演变的趋势来看,是“更加尖锐地摆在全党面前”,以至于“落实党要管党、从严治党的任务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为繁重、更为紧迫”。
如何理解胡锦涛总书记有关“四种危险”的讲话精神?这四种危险有哪些不同的特点,相互间是什么关系,有没有主次之分,主要矛盾是哪个?如何才能真正抓住并有效克服主要矛盾?在笔者看来,四种危险之间并非半斤八两,其中,消极腐败的危险是最根本、最关键、最要害、最致命的危险。消极腐败的危险是四种危险之中的主要矛盾,只有紧紧抓住这个主要矛盾,并在认真总结过去60年执政中在治理消极腐败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和成败得失,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找到切实可行、有效的办法,克服这个主要矛盾,才能有效防范消极腐败危险以及其他几种危险,才能实现中国共产党的可持续发展,才能够使党肩负起引领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任。本文着重解释上述观点,最后再就如何有效克服消极腐败的危险做一点评论。
理解四种危险之间的关系需要从两个层面上进行,表层和深层。所谓表层就是四种危险所对应的现象和行为,是可以观察得到的;而所谓深层则是四种危险之间内在的影响和决定关系,不可能直接观察得到,而需要依靠抽象的分析。首先,从表层上看,这四种危险都是存在的,且各有不同,彼此间有一定的独立性,都会对党的建设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甚至破坏。因此,胡锦涛总书记指出这四种危险是很有现实意义的,值得全党认真面对。
但从深层来看,对这四种危险就不能等量齐观了。他们之间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系。鉴于篇幅所限,这里仅挑出消极腐败危险,着重分析它对其他危险的影响。总体来看,在四种危险之中,消极腐败的危险处于更深层、更超前的位置,对其他三种危险起到重要的、关键的决定或影响作用。从这个意义上说,消极腐败危险是其他三种危险的一个共同原因。当然,导致其他三种危险的原因可能不止一个。例如,造成能力不足的原因可能就有对教育和培训工作投入不足,教育和培训工作不够专业,一些党员领导干部自身天赋不高、后天努力不够等等。然而即使有多个原因,我们也可以肯定地说,消极腐败是其中的关键或主导原因。下面将逐一探讨消极腐败危险对其他危险的影响效应。
第一,消极腐败对脱离群众的影响。在革命时期,人们普遍把党群关系、干群关系比作鱼水关系,群众是水,党和党的干部是鱼。这个比喻很形象、很到位。常识告诉我们,鱼儿离不开水,离开水的鱼儿是须臾不能生存的。在革命时期,由于革命形势的严酷,外部敌人或对手的强大,为了党的生存,全党同志务必要时刻注意和维护党群和干群关系,反之,对于任何损害党群和干群关系的行为都要做最坚决的斗争。然而,在党取得执政地位之后,鱼水关系的关系定位就有可能被淡化,因为至少是在一定的执政阶段或时期内,没有良好的党群和干群关系,是不会触及到党的生存地位的。在没有了现实生存危险的情况下,鱼水关系就有可能向“油水关系”演变——群众依然是水,而党的干部和党可能变成为油。大家知道,油是不能溶于水的,且总漂浮在水之上。党在执政之后,特别是最近一些年来,漂浮在群众之上的党员干部日益增多。在这方面,实例俯拾皆是。各级地方政府官员从空间上(例如居住场所)、情感上、精神思想上,脱离群众的问题日益严重,以至于干部躲着群众、怕见群众在有些地方都成为具有一定普遍性的问题。2008年发生的贵州“瓮安事件”就是一个十分突出的例子。开始是群众有误解,谣言满天飞,群众迫切要求政府披露真相,后来这种误解就演变为大规模的群体性事件,而瓮安县的在岗主要领导干部,自始至终回避群众,不敢直接面对群众。从危机应对或管理的视角来看,这是酿成这起严重群体性事件的直接原因。一定时期内没有了生存威胁是导致群众关系演变的一个方面的原因,而消极腐败问题则是更为现实的、广泛的、深刻的原因。腐败行为不仅使党群、干群关系变为油水关系,更可能演变为水火关系。腐败是什么?腐败者为什么能迅速致富?他们的腐败利益或好处是从哪里来的?一言以蔽之,是从群众那里偷来的、夺来的、抢来的。就像善良民众不可能与小偷、强盗为友一样,群众怎么可能和腐败分子成为贴心人呢?任何人,最大的可能是和偷盗、抢劫你劳动果实的人水火不容。反之,如果能够有效防止腐败,真正做到党的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党员干部是廉洁奉公的,是为人民谋利益的,是真正发展、实现和维护群众利益的,那党群、干群关系自然就是鱼水关系,不可能变成油水关系,更不可能变为水火关系。
第二,消极腐败对能力的影响。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能力是一个独立的要素。随着教育的普及,人口素质的提高,专业培训和经济的发展,能力会越来越高。回顾党的90年,客观地说,党组织中的人才越来越多,党组织中的干部个体的能力是越来越强。这是必须且应当承认的客观事实。但为什么党作为一个组织,其总体能力表现出了不足的问题了呢?回顾中国的近代史,人们为什么普遍地认为晚清政府、国民党政府是无能的,而且常常是把腐败和无能联系在一起,称他们为“腐败无能”了呢,这又是为什么?腐败为什么和能力扯上了关系?腐败到底如何影响能力呢?事实上,能力是客观存在的,非不能为,而恰恰是因为有了腐败,使人不想为,甚至反其道而为之。在这里,腐败或廉洁是属于德方面的内容,它对能力起到一个导向的作用。在贪污腐败的情况下,能力越大恰恰越起到破坏作用。
晚清我们就不说了,只说国共在解放战争期间的较量。老实说,国民党集团中的人才,不论是军事人才还是治国理政的政治人才以及专业技术人才都远多于共产党,处于绝对优势的地位。但为什么国民党集团无可挽回地失败了呢。最近一段时间围绕迎接建党90年,重播或新播了不少革命题材的影视作品。这些影视作品中展示出的大量的鲜活故事、案例都无不回答了国民党集团失败的深层原因。在战场上(例如《三大战役》、《大决战》)、在隐蔽战线上(例如《潜伏》),国民党的那些军官、特工人员到底都在干些什么呢?他们大多受过良好的教育,实际经验丰富,能力不凡,可他们的能力完全用错了方向:大肆贪污受贿,甚至拿机密情报、涉及成千上万将士姓名的情报做交易,时刻想着的是捞足了就跑。腐败侵蚀了整个组织,使整个统治集团显示出了无能的状态。反之,正是共产党系统的廉洁确保了稀缺的人才和能力最大限度地发挥出了正向的作用,表现出了组织性的有能状态,在同国民党集团的竞争中最终取得胜利。
第三,消极腐败对精神懈怠的影响。消极腐败对精神状态的影响不同于对能力的影响。消极腐败现象不仅像观察到的那样,会导致物质利益上的损失,它还会侵蚀组织的氛围或气候,耗散凝聚力,破坏组织风气,直接导致组织中个体的精神涣散和精神懈怠。解放战争期间,国民党集团内人心涣散,心无斗志,唯恐逃之不及就是生动的例子。共产党内则完全是另一种状态,精诚团结,上下一心,组织是完全可以信赖的,也不会发生个体间相互背叛的情况。
上述分析表明,消极腐败的危险是四种危险中最根本和最关键的,也是最要害和最致命的危险。只有把这个危险当做主要矛盾来抓,集中力量解决这个问题,才能起到事半功倍、纲举目张的效果。在各项任务都很繁重的情况下,我们不应该平均使用力量,眉毛胡子一把抓,而必须要抓重点。
究竟如何才能有效克服“消极腐败的危险”呢?胡锦涛总书记的讲话精神可以归纳为两大方面:认识和对策。“危险”说集中反映了党对于腐败后果的最新认识,这说明未来必须要显示出更大、更彻底的政治决心。有没有足够的政治决心,是反腐败能否成功的关键条件,也已经多次得到成功者的验证。在反腐败对策上,新的精神是强调在制度上进行改革和创新。过去一些年来,虽然制度上的改革创新不断,但在表层制度上做的文章比较多,而在深层制度上的突破难、突破少。对于那些“躲不开、绕不过”的制度、体制和机制问题,必须要予以突破。深层制度的突破的确具有挑战性、复杂性和风险性,因此一个重要的策略就是中央能正式授权一些地方进行大胆的、整体性的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