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经验表明,每一次重大经济危机过后,都会迎来新一轮世界性科技革命,大量新技术、新工艺的发明创造,孕育、催生出很多新产业和新产品。自主创新实质上已经成为世界经济克服危机、走出低迷的关键。特别是我省经济整体上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的“爬陡坡”阶段,自主创新能力如何,将显著影响产业结构状况,从而也就影响着我省转方式、调结构以及经济持续发展的实现程度。因此,以战略眼光审时度势,客观把握历史规律,坚定地把自主创新作为关键举措,努力在危机过后切实形成以科技进步和创新为基础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新的竞争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战略选择。
推进我省自主创新需要把握的几个重点
近年来,我省自主创新能力已经有了显著提升,但如果横向比较,仍存在着明显差距,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这可以从专利申请数量和质量、科技对增长的贡献度等指标进行佐证。实际上,自主创新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就河北而言,推进自主创新需要把握好以下几个重点:
一是要体现“自身拥有”。无论是白手起家、自主研发,还是通过引进、消化、再创新的途径,最终获得的都应是拥有自己标识的、有虎扑篮球的创新。
二是要适合自身实际。当前我省正处于人均GDP4000美元阶段,属于工业化中期发展阶段,我省的自主创新一定要紧密结合自身发展阶段性特征,考虑到全国消费需求的演进变化,在需求变动规律中寻找适合自身的新兴产业技术创新方向和传统产业技术升级的机遇。
三是要放大自身竞争优势。我省的钢铁、纺织服装、皮革、金属制品、塑料制品、电气电子、化学制品、食品、通用设备制造业等产业具备相当规模,集聚效应比较明显。创新要有助于进一步提升这些已存在的区域竞争优势,契合已经形成的产业比较优势,增加特色产业集群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四是要激发“主动性”。当前,在面临国内外产业竞争严峻挑战的情况下,唯有想方设法尽快调动起企业、科研院所、政府部门和群众创新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进一步提升发展的能力、活力和竞争力。
五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抓好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力争在体现我省优势的关键领域和对全局具有深远影响的主要方面,打造局部优势。
六是要整体推进,统筹协调。自主创新包含了三个方面含义:技术创新、管理创新和文化创新。我们往往对技术创新重视程度很高,殊不知,技术创新取决于创新主体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意愿。企业和科技人才在资源配置和市场运转中充当着主体角色,其技术创新的意愿和能力将决定着技术创新程度。
改革开放以来,我省企业在外部竞争压力和内在盈利动力的双重作用下,推进技术创新的动机和能力均趋于增强。由于技术创新具有高投入、高风险、慢收益、外部性等特征,如果没有强大的创新支持系统和创新文化环境,创新主体是不会有技术创新意愿的,更谈不上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所以,技术创新能力的提高不仅仅是技术和创新人员本身的问题,而是与管理创新这种支持系统和文化创新这种外部环境密切融合在一起的。为此,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应重点在三个方面着力:有自主创新能力的技术创新主体和载体;以资本运营、信息共享、流通高效运转、政府有效协调推进为支撑的管理创新支持系统;以自然生态环境优美、创新文化氛围良好、法律和社会诚信完善为依托的文化创新外部环境。
推进自主创新的“河北路径”
着力培育技术创新主体和载体。一是紧密结合我省优势产业的发展,在钢铁、化工、装备制造、汽车及零部件、纺织轻工等优势产业领域和新能源、新材料、新一代电子信息、电动汽车、高端制造、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大中型企业建立国家级、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提升优势产业的技术创新能力。二是大力发展创新型企业,包括高新技术企业和民营科技企业,通过立法规范、政策扶持、优质服务等措施,为创新型企业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三是以各产业行业协会为基础,结合产业发展特点,加强行业技术开发机构建设,为中小型企业提供技术依托。四是加强科技园区建设,重点加强国家和省级高新区、产业集聚区、农业科技示范园区等创新载体建设。通过加大投资力度、改善基础设施、创造政策优势、改革管理体制、提高服务水平、优化创业环境等措施,使之发展成为技术创新中心、科技成果转化中心和新经济增长点的孵化中心,并充分发挥其辐射和带动作用,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作出积极贡献。五是发挥高校人才和学科优势,建设一批高校科研创新基地、大学科技园、高校技术创新孵化器、技术转让机构等,不断提高高校的自主创新能力。
着力建设管理创新支持系统。一是继续深化科研体制改革。促进省属技术开发类科研机构完善机制,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充分发挥其在自主创新和成果转化中的骨干作用;改革科技计划管理体制,集成社会各类创新资源,集中财政科技经费,实施重大科技专项攻关,提高科技经费的使用效益,发挥有限科技资源的最大作用;改革科技评价体制,建立更加科学的创新评价体系。二是调整政府财政支出结构,加大科技投入力度,改变科技投入不足的局面。同时,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引导和促进企业积极增加科技投入,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投入主体;吸引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创新活动,增加科技投入,逐步建立起政府引导、企业为主、社会多方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体系。三是抓好创新融资体系建设。积极探索设立风险投资种子资金,建立风险投资机制和信用担保机制,为创新创业创造良好的融资环境。四是重点发展一批生产力促进中心、创业服务中心、技术转移中心、技术交易市场等,形成功能齐全、服务手段先进、服务水平高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为企业自主创新活动提供技术、信息、人才、金融、法律等多方面的优质服务。五是建设一批科技资源共享平台。对现有科技信息、成果转化、科技对外合作和专利等网站进行战略重组和系统优化,充实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科技文献、科学数据等资源,拓展网络的覆盖面,形成布局合理、功能齐全、开放高效、体系完备的网络化、数字化、智能化科技资源共享平台。
着力营造创新文化环境。一是通过有效的制度和政策,引导各类用人单位为科技人才营造安心、放心、全身心创新的生活和工作环境。二是完善教育与培训体制。针对我省职业教育相对薄弱的状况,大力投资和发展多种层次、多种形式的职业教育,从而为传统制造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服务业发展提供人力支持;针对当前劳动者在就业中存在着需求耦合困难的状况,通过在岗培训、终身教育、柔性学习等方式提升劳动者的人力资本含量。三是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不断完善科技法规体系,鼓励和保护创新活动,规范创新行为,促进创新创业。四是积极培育创新文化。加强科普基地建设,加大科普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全社会的科技意识,努力形成尊重知识、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浓厚氛围。五是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努力提高服务水平和质量,为自主创新提供优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