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民族地区党建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正确处理好“四个关系”
一是处理好坚持党的建设的统一性与结合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开展党建工作的关系。既要毫不动摇地坚持党的性质、宗旨和目标任务,注重党的建设的统一性,防止片面强调民族地区的特殊性,降低党的建设的标准和要求,又要适应民族地区党员多层次、多样性的特点,讲究工作灵活性,防止无视民族特点,机械性地搞“一刀切”,克服脱离实际的倾向。二是处理好坚持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与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的关系。既要坚持党建工作的基本原则不动摇,又要围绕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来进行,以党的建设推动民族政策的落实,以民族政策的落实来检验党的建设的成效。三是正确处理好坚持党员对马克思主义信仰与贯彻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的关系。四是正确处理好坚持党的政治生活准则与尊重民族习俗的关系。党员在实际工作和生活中,既不能用党的政治生活准则一概拒之民族风俗习惯,影响民族团结和谐,也不能因民族风俗习惯的特殊性而拒绝执行党的政治生活准则。
(二)着力在推进“六个方面”狠下功夫
1、着力在推进思想政治建设上狠下功夫。紧密结合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在党员干部中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习教育工作,广泛开展党章、党史和党性党风党纪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国情、省情、州情及形势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理论素养、党性修养和实际能力。坚持不懈地开展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教育,特别是“三个离不开”主题教育,夯实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进步的思想基础。妥善处理好民族宗教问题,解决好党员信教问题。坚持不懈地开展反分裂、反渗透、反破坏教育,不断提高政治敏锐性,增强政治鉴别力。大力实施民族地区党员教育培训“素质提升工程”,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
2、着力在推进执政能力建设上狠下功夫。针对民族地区封闭落后的实际,通过采取外出考察、挂职培训、学习交流等有效形式,积极引导党员干部认真学习借鉴先进地区创新的理念、创新的手段、创新的方法、创新的思路,自觉破除封闭的、保守的、狭隘的观念,牢固树立开放的、融入的、包容的理念,以市场的眼光审视自我,以广阔的胸怀博采众长,以观念的创新带动工作面貌的突破。通过实行领导干部工作联系制度、实施领导干部“折子工程”和合理调整、科学优化责任目标考核指标,促使党员干部深入实际,深入群众,集中力量抓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集中力量抓经济社会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着力在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上狠下功夫。把推进党内民主建设作为增强党的创新活力、巩固党的团结统一的重要保证,切实加强扩大党内民主的制度体系建设,进一步扩大党代表大会常任制试点范围,积极推行党的代表大会代表任期制,理顺党的代表大会、全委会、常委会三者之间的关系,形成决策科学、权责明晰、配合协调、制约有效、运转高效的领导体制,不断提高党的民主决策、科学决策水平,为加快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发展提供制度保证。建立和完善情况通报、情况反映制度和征求意见制度,加快建立相互衔接、切实管用,能够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稳步推进党内基层民主建设,进一步深入落实尊重党员主体地位、保障党员民主权利的各项制度,保证党员充分享有知情权、参与权、选举权、被选举权和监督权。改革和完善基层党组织选举制度,大力开展“两推一选”和“公推直选”工作,充分调动党员参与和管理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4、着力在推进领导班子建设上狠下功夫。坚定不移地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特别是把健全干部选拔任用机制作为基础工作来抓,以不断规范干部任用提名制度为核心内容,着力做好建立扩大推荐范围、实行差额制度、公开工作过程等机制的各项工作,同时着力把这些机制运用到后备干部队伍的提名环节,进一步落实广大群众对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的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和监督权,建立公开透明、竞争择优、充满活力的选人用人机制,培养大批熟悉民族特点,懂得民族政策,思想、政治、业务素质高,忠实为各族人民服务的各族干部,为加快发展民族地区经济,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提供领导力量和人才保证。要突出民族地区的特殊性和培养方式的多样性,造就一支适应民族地区建设和发展、能担当重任、经得起风浪考验的高素质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5、着力在推进基层组织建设上狠下功夫。坚持抓基层、打基础不放松,进一步落实党建工作责任制,全面推进各领域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组织设置,扩大组织覆盖,创新活动方式,不断增强凝聚力、号召力和战斗力;深入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以构建城乡统筹基层党建工作新格局为切入点,以开展城乡党组织“结对共建”活动为载体,建立健全城乡党的基层组织互帮互助机制,加大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力度,开展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建立健全党内激励、关怀、帮扶机制,关心和爱护基层干部、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特别是要切实加强领导,采取综合措施,多层面扶持、多途径帮助,促使农牧区基层组织不断提高调处矛盾纠纷、维护社会稳定的能力,筑牢维护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夯实社会和谐稳定的组织基础。
6、着力在推进长效机制建设上狠下功夫。认真总结和运用党在民族地区的执政经验,准确把握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不断研究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新情况、新问题,善于用改革创新的思路和办法破解党的建设的重大课题,探索提高党的执政能力、保持和发展党的先进性的有效途径,不断推进党建领域的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工作创新和方法创新,构建加强民族地区党的建设的长效机制建设。把党的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相互联动、相互促进的格局,在全面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中,不断改进和加强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作者单位:中共海南州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