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值导致中小企业困境 取代美元短期绝无可能
人民币成“危机大赢家”之说没道理
本周,全球经济笼罩在欧债危机的阴霾之中。受希腊国债违约风险大增的影响,欧元对其它主要货币汇率连续几日大幅下挫,引发了投资者一度热炒此前币值保持稳定的瑞士法郎,市场恐慌性寻找避险货币的情绪正在迅速蔓延。有外国媒体甚至撰文,将人民币看作是投资者躲避本轮债务危机的“避险天堂”。然而,面对汹涌而至的经济危机,中国经济能否独善其身?在国际资本的虎视眈眈下,人民币能避免冲击成为大赢家吗?
债务危机加速人民币升值
“人民币升值呈现加速趋势的外部因素,是美元的疲软。”中央财经大学应用金融系主任韩复龄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虽然美国国会通过法案提高了规定的债务上限14.3万亿美元,但长期看美元贬值的趋势仍然不可逆转。围绕美元汇率的争论,超低利率也好,量化宽松也罢,本质仍是美国经济能否真正复苏。
“人民币升值本身不是好事情。”首都经贸大学金融学院副院长谢太峰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美元、欧元在贬值,而人民币在升值,表面看是好事情,但是背后却隐含着要人民币继续升值的压力。而这将导致大量热钱的涌入,外汇储备的增加,输入通货膨胀,而这又进一步刺激人民币继续升值,从而造成恶性循环。
作为中国最大的两个出口市场,美国和欧盟经济的疲软,将导致其消费水平的下降,以加工贸易占主导地位的中国对外出口,必将面临更大的冲击。谢太峰认为,人民币升值转移了美债危机所带来的经济损失,当前我国外向型中小企业面对物价、劳动力、原材料上涨的多重夹击,而人民币汇率的上涨,将使这些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
人民币国际化面临考验
事实上,在我国近3.2万亿外汇储备中,有近一半是美元资产,仅美国国债一项就已经达到1.16万亿美元。人民币对美元的不断升值,意味着我国庞大美元资产的账面缩水,要彻底摆脱受制于人的困境,人民币国际化将是人民币未来发展的必由之路。
对此,央行货币政策委员会委员李稻葵在此次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言时指出,人民币国际化不仅可以降低中国的国际贸易成本和融资成本,在国际上拥有铸币收入,而且对中国经济具有全局性的重大战略意义。他表示,人民币国际化将使中国成为货币政策调整的领先者,而不是被动追随者,从而更好地应对国际金融波动的冲击,让中国最终成为世界上举足轻重的经济体。
不过,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也并非坦途,所面临的风险将对中国经济结构和管理制度造成考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所长夏斌撰文认为,人民币国际化意味着货币职能作用地域和领域的扩大,将给我国的货币政策带来一定的冲击,而且不可避免要触动资本账户与资本市场的对外开放问题。为降低风险,关键在于尽快推动国内金融的市场化。
夏斌认为,加快推进人民币区域化进程,要想尽办法让人民币走到境外,让境外的人民币能像其它自由兑换货币一样,可用于存贷款、结算支付、资产管理、投资、汇率避险等全方位业务,形成自身一定的市场交易、循环规模。同时,必须让境外机构与自然人能通过中国政府允许的人民币可兑换通道,享受中国经济高增长所带来的收益。
危机当头没有赢家
现如今危机当头,没有赢家。无论是欧美发达经济体还是新兴经济体,面对债务危机的冲击都不能幸免,中国也正在危机中经受着巨大考验。
谢太峰认为,希腊债务危机威胁了欧元的生存,因为希腊失去了货币主权,如果欧洲国家不去援助希腊,一旦希腊撑不下去,就有可能退出欧元区。而意大利、西班牙也面临同样的债务问题,欧元只依靠法国、德国这两个国家是不行的。如果欧元不存在了,将进一步强化美元的地位,使整个货币体系失去了与美元抗衡的一种货币。
然而,人民币汇率相对美元、欧元的坚挺使国际舆论对人民币的关注再度升温,有关人民币在此次债务危机中成为最大赢家的言论甚嚣尘上,甚至把人民币置于仅次于美元和欧元之后的“世界第三大货币”的地位。
对此观点,谢太峰予以坚决的驳斥。他表示,人民币在国际上的地位不是凭主观愿望就能达到的,而是取决于我国的经济、科技和金融实力,要想取代美元当前的地位,在短时间内是不可能的。虽然我国GDP总量超过日本,但是汇率升值占有很大成分,而我国人均GDP排名也非常落后,经济的快速发展是以牺牲环境和健康为代价的,GDP增长质量并不高。所以,人民币的最终地位还是要靠实力说话。(记者 周小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