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国际化会改变一国跨境资金流动的形态。在货币没有国际化时,跨境资金流动以外汇为载体。随着货币国际化,不仅有外汇形态的跨境资金流动,还有本币形态的跨境资金流动。如果跨境流动的目的是基于短期投机套利,那么无论是外汇还是本币,这些资金都具有热钱性质。
人民币形态的跨境资金流动规模正在不断扩大。进口支付人民币,使得本来要支付出去的外汇留在了境内,并通过结售汇最终形成了我国的外汇储备,成为外汇储备快速增长的一个因素。2010年以来,随着人民币跨境交易的发展,经常账户顺差在新增外汇储备中的占比下降,尤其是今年以来,经常账户顺差的下降并没有带来相应的外汇储备增速放缓。这不能不引起重视。
要充分认识人民币形态热钱带来的问题和潜在风险。在人民币汇率呈升值趋势下,对外输出人民币,等于把相对贬值的外汇留在境内,存在相当大的财务成本。过去一段时间,主要发达国家量化宽松造成全球流动性泛滥,人民币形态的跨境资金流动正是国际游资进入我国的一种渠道。目前主要是人民币形态的热钱流入的问题,还不存在逆转的问题,即出口收人民币等形态的热钱流出,但是必须关注一些非正常因素,如基于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套利因素消失,有可能使人民币跨境贸易结算乃至人民币国际化进程放缓。
当前主权债务危机也警示了这种风险。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主要发达国家的政府债务规模迅速上升,占G D P的比重大多超过了100%,成为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影响世界经济的重要难题。
当然,不能因为人民币形态的热钱而否定人民币国际化。人民币国际化的方向是正确的,而且是随着中国经济崛起必然要走的一步,长远的利益要远远大于成本。正确的选择是积极深化改革,协调推进和完善各项配套政策和制度,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实现风险可控和成本最小化,而不是因噎废食。
第一,把人民币跨境交易纳入跨境资金流动监测管理范畴。不仅包括资本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交易,也包括经常项目下的人民币跨境交易,尤其是经常项目下人民币跨境交易结构性变化。过去我国外汇管理体制的特点是偏重于外汇层面的管理,轻视跨境交易的主体管理,尤其是长期外汇短缺的现实和利用外资的需要,对非居民的管理重流出轻流入。
第二,调整管控热钱的思路和方式。行政性手段主要针对的是非法的热钱流入,而人民币形态的热钱表明越来越多的跨境资金流动是依附于合法的经常性交易,行政性手段很难奏效。从当前世界各国流行的做法来看,可以考虑引进市场导向的价格性管理方法,如无息存款准备金制度(U R R ),对跨境资本流入征收一定比率的无息存款准备金,加大资本流入的成本,降低资本流入的规模,提高资本流动的稳定性。
第三,适时加快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改革。钱本身无所谓冷热,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和套利机会的存在是造成跨境资金频繁流动的根源。解决热钱流动的最优做法是消除套利的空间,缩短套利的时间。
(本稿件只反映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本报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