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人们的生活方式、价值取向、利益诉求日益多样化,社会管理的复杂性和难度前所未有。我们所面临的问题的复杂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超出了我们的认识能力。面对全新的社会管理问题和管理要求,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作用,有效地协调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保持社会稳定,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任务。
基层党组织是社会的基础,在社会管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基层党组织在社会管理中担负着领导核心责任,应发挥着推动发展、服务群众、凝聚人心、促进和谐的作用。作为党的全部战斗力的基础,作为组织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服务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基层党组织是服务社会的第一线,最重要的就是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这也是社会管理的本质要求。
基层党组织是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基层党员广泛分布于各个领域、各个行业,他们既有自己的具体利益和诉求,又对群众的利益要求和愿望有着最直接、最真切的感受和了解。基层党组织通过社情民意恳谈等活动方式,主动探测民意、表达民意和整合民意,在促进社会稳定方面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基层党组织是加强虚拟社会管理的前哨站。互联网已逐渐融入我们的生活。如何提高虚拟社会的管理水平,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重要课题。基层党组织可以有效地把网络虚拟社会和现实社会统筹起来管理,在加强网上舆情监控的同时,通过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充分保障广大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的热情。
基层党组织要适应新形势下加强社会管理的要求,不断创新活动内容方式,在扩大党员参与面、提高实效性上下功夫。
增强领导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基层党组织一定要站在统筹推进基层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战略高度,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和传统,不断探索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多种实现形式和多元发展模式,切实改善民生,进而真正担负起相应的社会管理职能和公共服务职能。
提高统筹协调能力。基层党组织必须自觉地适应新形势、新变化、新任务和新要求,努力组织整合各种社会力量,开展以“察民情、听民意,排民忧、解民难,惠民生、谋民利,兴民业、帮民富”为主要内容的主题实践活动,以进一步拓宽基层党员干部了解民意、体察民情,服务基层、服务群众的途径和渠道,使社会管理由传统的单一治理向多元化综合服务转变。
精心打造基层干群沟通的制度平台。基层党组织要大力推进党员服务站、民情意见箱、网络平台的建设。把民意收集与反馈纳入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基层党员干部值班考勤制、首问责任制、办事公开制、跟踪督查制、绩效挂钩制,坚持通过提高制度化水平实现社会管理的科学化。
发挥基层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基层党组织要用党组织的先进性来教育人、用党员的示范性来引导人、用党员的模范作用来凝聚人、用健康的文娱活动来吸引人。基层党员要通过自身的模范行为和先锋作用,引导群众、教育群众、感化群众,从而引导社会向着和谐有序的方向发展。
总之, 社会管理创新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公民的各项权利,进而增强社会活力,调动社会积极性,营造和谐有序的社会环境。社会管理创新要重视对“术”的运用,更要重视对“道”的遵循。基层党组织作为基层社会管理的第一线,通过组织优势发展民生、服务群众、顺应民意、实现和谐,这也正是社会管理创新的本质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