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改革·发展 > 正文

张海鹏:学习辛亥革命史的几点启示

www.fjsen.com?2011-12-23 16:14? 赵健 陈叶军?来源: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史学会会长张海鹏做客人民网谈百年辛亥的意义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12月23日电 (记者 赵健 陈叶军)今年是建党90周年,也是辛亥革命一百周年,在这个重大历史节点,13亿中国人民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指引下满怀信心走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90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完成和推进了三件大事: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

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伟大征程上,我们党带领人民创造了一个有一个的奇迹,如今,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跃居世界第二,社会建设、民生工程大力推进,在10月刚结束的十七届六中全会上,中央又提出了文化强国的战略目标。

对于2011年这个重大的历史节点,我们应该如何总结?在即将到来的2012年,又可寄予怎样的希望?为此,人民网理论频道约请党建、党史、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总结2011年,展望2012年。

专家学者寄语人民网理论频道的第七期特稿,是中国史学会会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张海鹏对百年辛亥,从成功方面与失败方面,总结其历史与现实意义,并对辛亥革命的一些具有争议的观点进行澄清、说明。

前言

近平同志在《领导干部要读点历史》讲话中强调了下面两句话:

一、回顾党的历史可以清楚地看到,重视对历史的学习和对历史经验的总结与运用,善于从不断认识和把握历史规律中找到前进的正确方向和正确道路,这是我们党90年来之所以能够领导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不断取得胜利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领导干部学习历史,要注重学习鸦片战争以来我国近现代历史和中共党史,加深对近现代中国国情和中国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

我结合中国近代史主要是辛亥革命历史谈一点体会。

怎样看待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一场完全意义的民族民主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性质的革命。这场开启了20世纪社会变革的革命具有非常伟大的历史意义。尽管这次革命没有能够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历史仍然给了它崇高的评价。它的历史意义如下:

一、辛亥革命推倒了皇帝宝座,用资产阶级的民主共和制度代替封建地主阶级的专制制度,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推倒皇帝宝座,动摇了中国人对两千年来似乎千古不变的皇权统治的崇拜。中国历史上掀倒皇帝宝座的先例很多,旧皇帝推倒以后,又有新皇帝重新登场。辛亥革命不是以拥立新皇帝为目的,而是要推倒皇帝,建立全新的体制。从此以后,共和民主的观念深入人心,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成为人民大众新的根深蒂固的信念。这就是历史的巨大进步。

二、辛亥革命带来中国政治体制、对外关系、社会经济、教育文化、风俗观念的一系列新变化。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临时约法》,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共和民主色彩和鲜明的民权宪法性质,在中国宪政史上具有重要的意义;辛亥革命之后,帝国主义列强虽然还企图继续控制、欺凌中国,但中国民众的觉醒程度空前提高,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要求汇成为巨大的潮流,迫使当政者不能轻易对外妥协,也迫使帝国主义列强不能不顾及中国的民意,中国的对外关系开始变化,开始了国家地位缓慢回升的过程;

辛亥革命后,出现了历时近十年的现代工业发展浪潮,现代化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例有明显的提升,从而为其后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更宽广的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现代教育制度进一步发展,舆论的传播更趋普及和活跃,从而为更大层面的政治经济社会变革,准备了人才和舆论的条件;人们的风俗习惯、行为做派、交往礼节在变化,男人的辫子剪掉了,女人的小脚不裹了,鞠躬握手取代了磕头作揖,服装新样式取代了旧样式,这些看似形式的变化,实际却解除了人们思想的种种束缚,有利于中国的进步和发展。

三、辛亥革命是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以共和民主取代皇权帝制,是中国历史了不起的转折和成就,它所带来的思想解放是历史空前的。二千多年的皇权观一夕倾覆,当然是巨大的思想解放!

中国人以巨大的热情拥抱新思想和新观念,组党结社,发抒己见,思想空前活跃,民意空前旺盛。随后发生的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顺理成章,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蔚为潮流。中国共产党随之成立,并在短短二十多年的时间里,以磅礴的气势,领导中国革命奔腾向前,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性任务,建立了全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

四、辛亥革命为20世纪中国的历史性进步打开了闸门。

20世纪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这样的变化之所以能够发生,毫不夸张地说,是由辛亥革命拉开的序幕,开启的闸门。辛亥革命后不久,虽然出现了军阀混战、国家分裂、民众困苦的混乱时期。这不过是历史长河中的一段插曲。有如任何涉及社会根本变革的革命那样,国家和民族的发展进步总要付出一定的代价,总有个过程。从1911年到1949年,短短38年就诞生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这个由乱到治的过渡时间并不是很长,与其他主要西方国家近代革命之后由乱到治的过程相比更是如此。所以,对于辛亥革命的历史性意义及其为中国带来的历史性转折,应该有充分的估计与积极的评价。

五、辛亥革命为近代中国孕育了一批新型政治家,包括国共两党的早期领导人。

孙中山、黄兴、宋教仁是中国国民党的著名领导人。孙中山作为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至今仍为我们纪念。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也都是直接参加辛亥革命或者经历辛亥革命锻炼的。陈独秀、朱德、董必武、吴玉章、毛泽东、林伯渠等都是参加或者经历了辛亥革命过程而逐渐走向共产主义的。

六、辛亥革命具有世界性意义。

辛亥革命的发生是国际环境下内外情势共同作用的结果,受到世界形势的重大影响。辛亥革命是世界尤其是亚洲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民族解放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打击了帝国主义的殖民体系和侵略势力,鼓舞了世界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尤其是周边国家的民族独立和解放斗争,受到韩国、越南、日本、欧美有识之士的支持。

列宁认为:辛亥革命不仅标志着“地球上四分之一的人口可以说已经从沉睡中醒来,走向光明,投身运动,奋起斗争了”;而且也意味着“极大的世界风暴的新的发源地已经在亚洲出现”,“我们现在正处在这些风暴以及它们‘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把眼光放长一点,我们看到,亚洲出现的世界风暴的新发源地“反过来影响”欧洲的时代,真的开始到来了。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