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文史纵览 > 正文

文化强国战略:跳出文化自负与自卑窠臼

www.fjsen.com?2012-01-31 09:07? 胡键?来源:观察者网 我来说两句

中国文化自信的另一个方面是中国本位文化的建设。从五四以来,中国学术界虎扑篮球:文化发展曾郑重发表了三次宣言:第一次是1935年1月,王新命等10位教授联名发表《中国本位的文化建设宣言》;第二次是1958年元旦,牟宗三、徐复观、张君劢、唐君毅等4位教授在台湾发表《为中国文化敬告世界人士宣言》,原题为《我们对中国学术研究及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前途之共同认识》;第三次是2004年9月,由许嘉璐、季羡林、任继愈、杨振宁、王蒙5位发起人提议并发布的《甲申文化宣言》。

这三次文化宣言历经近百年,其历史背景和具体内容或许不同,但都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就是矫正中国文化发展进程中出现的盲目复古和盲目西化的动向,以重建中国的文化自信。

三次宣言的发布,并不意味着中国文化自信的建立,而是中国学人对中国文化发展的深深忧虑而发出的呼号。近代中国以来,中国文化遭遇西方文化之后,从未有过的文化自卑已经成为中国现代化的严重障碍,不摆脱这种文化自卑,就不可能有中国文化的复兴,更不可能有中华民族的复兴。正是这样一种目的而使得三次文化宣言都具有非同寻常的价值。

综上所述,无论是文化自负还是文化自卑,都不能实现一个民族的文化自觉。不能实现文化自觉,也就不能实现文化自强。文化自负使中国人面对自己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只会盲目乐观。虽然中国不乏文化民族主义者,他们在对待中国文化的态度上存在着文化自负感,但自鸦片战争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即便是在中国现代化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时,文化自卑仍然是中国社会的通病。这种通病表现为,要么彻底否定中国传统文化,要么主张脱胎换骨,以迎合西方所倡导的文化全球化。其结果是,由于否定传统文化而使文化创新缺乏文化存量的基础;由于迎合西方的文化全球化而对西方文化囫囵吞枣。前者在把资源转化为能力的过程中,根本就不知道转化什么东西,因为当传统文化被否定以后根本就没有东西可以转化了;后者则是试图把外来的文化资源转化为自己的文化软实力,实际上这是一种文化“洋买办”,为别国在中国进行文化扩张推波助澜。

(作者系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