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东南网 > 理论频道> 党建·政法 > 正文

用传统文化优秀资源提升领导干部修养

www.fjsen.com?2012-02-06 10:30? 王海英?来源:《学习时报》 我来说两句

以天人合一为目标的人生境界

“天人合一”是传统文化的另一重要特征,意指人作为自然整体的一部分,与自然息息相通,人应效仿宇宙运行规律,确立自身行为规范。“天人合一”是包括儒家、道家在内的传统文化虎扑篮球:人的修养的极致境界。人生境界虽然具有一定的超越性和抽象性,但它又是具体的、现实的。不管他能否意识得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境界。冯友兰先生把人生境界由低到高划分为四个层次。最为低级的是自然境界,表现为人只按照本能和社会习俗做事,他对所做之事没有深入理解,生活对他并无意义可言;次低级的是功利境界,其行为是“为利”,以索取为目的;较高级的是道德境界,其行为是“为义”,以贡献为目的,即儒家的“贤人”;最高级的是天地境界,此境界明了人性本质,并超越人伦社会而达天地之总体,可以与天地并立,即儒家的“圣人”。

在当前社会中,很多人的境界是功利境界,行为处事以功利计算。这种行为不排除利他效果,但是行为出发点在于获得个人利益。这种境界追求的是人的物质利益等生物性欲求的满足,遗忘了人之为人的精神属性和道德属性。此功利取向不仅会对他人造成不公,更把自身降低为物的水平,是对自身生命的不尊。如果领导干部以功利境界定位自己的人生,把从政为官的目的定位为获取更多社会资源,本质上就是把自身当成谋取私利的工具,那不仅无法完成基本的工作任务,还有可能走上贪腐之路。相反,在道德境界中为官,则是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为社会大众谋福利。同样是谋福,功利境界把自己当成利益的工具,道德境界则以自身的生命为目的,充分实现了自我价值和人性尊严。

如果道德境界是领导干部应该具有的人生境界,那么天地境界则应构成领导干部的理想追求。天地境界是超越具体的道德行为,达到对事物规律性的认识,以此获得对宇宙人生的形上理解。因此《中庸》有言:“……能尽物之性,则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可以赞天地之化育,则可以与天地叁矣。”只有天下至诚的圣人,才能够彻底实现天赋的本性,进而能够教化民众,帮助其实现自身的本性,进而按照事物规律而动,使万物各安其位,这就是与天地鼎足而三、参赞天地化育万物的境界。冯友兰先生指出,人的境界不同是由于人对生活的觉解不同,而不同的人生境界又决定了人的生活品级和生活质量。超越具体有限的器物世界,获得无限的形上体验,从而获得真善美的享受,这作为人的高品位的精神境界,值得广大领导干部不断追求。

与儒家的在礼法事功中体现天人合一境界不同,道家的超越性境界表现为剥除生命的外在形式对人的负累。对天道的体悟,要不停地减损欲望、享乐、有为等外在形式对于本真生命的遮蔽。因此修身养性在道家表现为“涤除玄览”,即排除杂念,让心灵虚空,从而照见大道。道家倡导的保持本心、破除执着、消解声色犬马等外在诱惑、摆脱功名利禄等外力的束缚,对于当代社会的领导干部也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需要强调的是,在对传统文化学习过程中,我们应自觉抵制专制社会的集权制度、等级制度、“官本位”思想。另外,还要避免文化上的唯我独尊心态,注意将传统文化的优秀内容与马克思主义、西方文化等现代文明有机结合。而且,学习传统文化优秀资源,知识掌握是远远不够的。真正做到以传统文化提升自我修养,还需要有意识地将“学习-反思-实践”结合起来。学习是文化知识的积累,反思是与自己本心的交流,将积累的知识与内心的体验融入具体实践,无疑会深化对传统文化精髓的把握,切实提升领导干部的自我修养。

  • 责任编辑:王坤明
  • 打印
  • 收藏
  • 【字号
相关新闻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