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几年前脍炙人口的小品《超生游击队》,讲述的是农民为了超生而四处游荡的事。然而,近年来大批农民进城务工,他们在为城市的发展做出贡献的同时,其超生问题也日益突出。国家人口计生委的一项调查显示,目前全国流动人口规模已达1.5亿。超过全国人口1/10,70%以上是生育旺盛的育龄人群。全国流动人口违法生育占50%~80%,福建占70%,而在人口大省安徽,流动人口的超生已超过60%。(12月11日《瞭望》)
长期以来,在决策部门以及社会公众的印象中,流动人口的超生问题相当突出,这部分人群的计划生育工作是一个难点。“超生游击队”等文艺作品的渲染,更加重了这一印象。但笔者也注意到一些相反的结论。就在本月6日开幕的2007上海国际健康大会上,上海市人口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主任谢玲丽表示,越来越多的外来人口在来到上海后,正悄悄改变他们的传统生育观念,“现在他们中间不想生育的人的比例甚至比上海本地人还要高。”(12月7日《东方早报》)
谢玲丽指出,外来人口包括大量高学历的外来年轻人来到上海后,他们的生育观念出现了非常大的变化。首先,他们中部分人原先所信奉的重男轻女的传统观念正发生改变,转而认同于生男生女都一样;其次,多子多福的观念也在变化,由原来的多生向少生转化;另外,在激烈的工作竞争压力下,很多人甚至干脆选择了不生。谢玲丽还用一个新的调查数据来验证上述观点:在上海的育龄妇女中,有4.5%的人不想生育,而外来的育龄妇女却有超过6%的人不想生育。
一种观点认为流动人口是“超生大户”,另一种观点却表明外来育龄妇女“不想生育”,那么哪一种观点更加真实可信?二者并不好作简单比较。首先,“流动人口”、“外来人口”、“农民工”并没有明确的界定标准,三者的概念、范围均不相同,因此调查结果也可能存在差异。其次,支持谢玲丽观点的调查数据仅来自上海,而国家人口计生委的调查是全国性的,二者不具备可比性。尽管如此,笔者认为谢玲丽的观点仍然是值得重视的。
其实早在去年,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提供的一项研究数据就表明,人口流动可以降低生育率,流动人口的平均生育水平和平均期望生育水平都低于户籍人口。小品“超生游击队”所描述的情景,与现实状况并不完全相符。换言之,尽管流动人口确有许多“超生大户”,但人口流动对降低生育率的作用,仍然是不容忽视的。该所陆杰华教授分析认为,造成流动人口生的少、生的晚的原因,其中之一是已婚夫妇相对分居,大大降低了生育的可能性,而且生育观念、经济收入改善等因素,也都影响生育行为。
笔者看来,流入地(城市)的生活成本远远大于流出地(农村)的生活成本,这一影响对人们生育观念的改变作用也相当巨大。一对夫妇要繁育后代,首先要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其次要有足够的时间和物质条件来抚育下一代,还要有相对长远的保障能力。而当前我国大城市的住房、教育、医疗等生活成本,对许多城市居民来说都相当巨大,对外来流动人口来说,生活成本、生存压力会更大,养育能力更低。因此流动人口“不想生育”也是很好理解的。
厘清人口流动可以降低生育率这一概念,对我国人口政策的制定有重要意义。首先是决策部门不应再“戴着有色眼镜看人”,而应该把人口流动看作是有利于计生工作的;其次应该继续总结“属地化管理、市民化服务”的成功经验,把计生工作由管理本位向服务本位转变,为流动人口提供更全面的计生服务;另外,城市管理者也应该提高分配率,加快完善社会保障体系,降低流动人口在城市的生活成本,让流动人口真正融入城市。(陈才)
(责编:吴颂洁)
- 相关新闻
|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