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轻干部何以成为行贿人“投资对象”?
www.fjnet.cn?2008-09-27?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9月25日,广州廉政研究基地在广州大学挂牌,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苏志佳作报告。苏志佳指出,近年来,31至45岁的年轻干部,开始成为行贿人的“投资对象”。

    苏志佳所以这么说,相信是有事实作依据的。不法分子开始对年轻干部进行长期“感情投资”,可谓老谋深算,吃透了现行干部任用制度的相关“精神”。

    眼下,选拔、任用干部年龄是个坎,党政机关都有“内部掌握”或公开的相关规定。一般而言,如果某办事员年近三十,还没在实权部门当过科长,那么,想“进步”到处级领导岗位,可以说基本上没戏。如果四十好几了,还是个副处长,破格晋升厅局级的希望多半微乎其微。反之,不管水平、能力如何,只要已有一官半职,且有年龄优势,不犯大的错误,通常用不了几年,便会再上层楼,权力“看涨”。而处于三十岁左右、四十五岁以下这两个年龄段的大小官人,因在政界打拼多年,都不同程度地积挣了一定的政治、人脉资源。虽不说在某个区域可以呼风唤雨,但至少办起事来,要比机关里的小萝卜头,或过几年即将退休的官员要方便得多。何况,其中一些人不仅目前身居要职,而且还存在不小的上升空间,谁敢不给他张科长李处长或刘厅座面子?

    不法分子看中的,正是这种严格按年龄配置的权力运行构架,于是不惜以钱色开路,将把年轻干部拉下水,作为一种非法牟利的“长线投资”。而某些年轻干部大权在握,利令智昏,则公开将“为人民服务”变成了“为老板服务”。现实中,要让这些人露出庐山真面目,相对而言倒不太困难。可怕的是,其中不少人从长计议,表面上严于自律,暗地里却与“投资人”打得火热。一旦哪天位更高权更重,他们便成倍回报那些道貌岸然的“老板哥们”。

    要求干部年轻化,这肯定没错。但我以为,必须考虑如何进一步强化对年轻干部的监管。比如,在干部考察和民主测评中,不妨对年轻干部的社会关系作一番深入了解,看看他们与某些老板的交往是否正常,查查他们的家庭收入与日常开支是否成正比,等等。否则,官员边腐边升现象,以及贪官呈年轻化的趋势,是很难得到有效遏制的。(徐林林)

    相关文章:

    “80后”腐败现象不容小觑!

    贪官的可持续腐败能力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