恶意欠薪早该补上“刑罚补丁”
www.fjnet.cn?2008-10-09? ?来源:千龙网    我来说两句

    10月8日《广州日报》报道,广东省副省长肖志恒建议,国家加快配套立法,在修订《刑法》时,设立“恶意欠薪罪”,对恶意逃避工资支付义务的责任人追究刑责。

    恶意欠薪已成为经济毒瘤,谁要不会克扣员工工资、没有不良债务,那简直就是一个羞耻。三角债、连环债等、债中债,严重毁灭了企业信用和稳定优良的经营环境。

  经济环境缺乏刑罚重罚制约,让企业凭借慎独崇尚洁身自好,一边是财源滚滚的诱惑,一边是德高的空头支票,一般人多会注重前者淡忘后者。所以,对于恶意拖欠难题,我们所能做的是不厌其烦的“运动式执法”,依靠领导人的批示和媒体的强烈跟进,或逼上梁山的“跳楼秀”和“塔吊效应”。

  可领导能批示几个恶意拖欠案?媒体能关注所有拖欠行为呢?热闹的“清欠风暴”根本不能解决恶意拖欠的思想本源,“大不了就是罚几个钱”,“成为倒霉蛋的概率非常小”、“又不会坐牢”。“即便责令欠薪者限期支付拖欠的工资,如欠薪者拒不执行,便无计可施;通过仲裁、诉讼,讨薪者往往在时间、精力、财力上都难以承受;许多讨薪者即便打赢了官司,却因企业关闭、欠薪者逃匿而无法执行”。不少欠款人都养成了“我拖欠我自豪”的畸形心态,养成了“我就是要拖欠的”的道德无耻。形成“旧账未除,新帐激增”的恶性循环怪圈。

  对于厚黑者,仅仅满足于罚款和通报批评是不够的。既然是经济处罚,就要高高举起后还要重重落下,形成毫不留情的杀伤力。“恶意欠薪罪”的积极意义就在于,补上了“刑罚补丁”。既然恶意拖欠严重危害经济环境,就应将这种行为上升到大经济和法治高度去认识堵截,查漏补缺,让恶意拖欠不敢碰、碰不起“高压线”,谁触犯了就要受到锒铛入狱、倾家荡产的处罚。付出违法高成本,斩断了铤而走险的根本动机,有助于遏制恶意拖欠行为。

  据报道,深圳曾率先实行了对恶意欠薪者追究刑事责任的做法,效果“立竿见影”:“11日,该市福田区3家欠薪企业连夜筹资100多万元为员工补发工资;宝安区一家企业的老板主动借款1000万元发放欠薪。截至当月18日晚,该企业就有3000多名员工领到了共计656万元欠薪”。深圳大学法学院教授曾月英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恶意欠薪者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依据我国《刑法》,“以涉嫌经济犯罪定性恰当”。所以,修改《刑法》中的有关规定,是符合经济、社会需要和法治精神的。

  随着中国入世的逐渐深入,世界贸易机会和贸易纠纷会越来越多,这就需要我们适应国际规则,而治理恶意拖欠动用刑罚已成了国际和地区惯例:韩国规定,恶意欠薪可判处3年以下监禁或2000万韩元以下罚款;香港雇佣条例规定,雇主迟于工资期届满7天不支付雇员工资即属犯罪,处罚款20万元港币及监禁一年。调整我们的法律条款,和国际准则保持必要的一致性,培养中国特色的优良的经济环境,很有必要。(雷振岳)

(责编:吴颂洁)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