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查哪些官员与《报告文学》有染?
www.fjnet.cn?2008-11-21? ?来源:东南新闻网    我来说两句

    《报告文学》杂志,明码标价,收费发稿,已有多年。一般两万字稿件要3万元,包括上五、六幅图片。至于如何“报告”,则悉听尊便。(11月20日 中国青年报)

    报告文学是一种以文学手法反映、评论真人真事的新闻文体,它的基本特征是及时性、纪实性和文学性。也就是说,内容既不能妙笔生花,更不能掺水造假。然而,到了报告文学杂志社,只要你肯掏钱,一切都好商量。于是,专访中的主人公不是被塑造成“优秀中华儿女”,就是“对祖国人民怀有深情大爱”的风云人物。(见上述报道)

    作为一家国家级新闻出版单位,见利忘义到了如此地步,相信这两天将被责令整顿,不会有什么好果子吃。但我以为,亊情恐怕不能到此止步。在某种意义上,《报告文学》白纸黑字,摆在那里,未必不是一封封举报信。那些由公家买单,被写手们吹得天花乱坠的国企老总、地方官员,一个个真有那么神吗?其中有多少人仰仗这本杂志,夸夸其谈,虚构政绩,成了平步青云的所谓“新闻人物”?只须翻翻近几年的《报告文学》,便一清二楚了。

    官员动用公款收买媒体,往自己脸上贴金,为个人升迁造势,是一种另类腐败行为,其负面作用不可小觑:一者可能对干部评价体系产生逆向舆论拉动效应;二者助长官员不干实事,借助虚假宣传,忽悠组织与公众的不良风气;三者有损媒体公信力,污染新闻资讯传播渠道。因此,建议各地监管部门“按图索骥”,查查那些被《报告文学》捧上了天的人,到底有多大能耐,屁股究竟干不干净!(徐林林)

(责编:李艳)


  • 相关新闻
福建日报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凡本网注明来源为福建日报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视频,版权属福建日报网所有,任何未经本网协议授权的非新闻性质网站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被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须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违者本网保留依法追究责任的权利。
②本网未注明来源福建日报网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来源:福建日报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文章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
③ 如本网转载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福建日报网联系,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