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魏英杰
我对赵本山、小沈阳有过批评,可还是比较喜欢赵氏小品的。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戏剧家协会副主席韩再芬女士显然不这么认为,日前她直言不讳地表示:“我不喜欢赵本山和小沈阳的小品,不注重思想内涵。”(3月5日《华西都市报》)
韩女士不多的几句话,听来却让人一头雾水。不知这是她的个人意见,还是以人大代表身份代表曲艺界发言?如果是前者也就罢了,个人喜好有所不同很正常。倘若是后者,则有点欠考虑。毕竟小品、黄梅戏都是曲艺大家庭的成员,作为曲艺界的人大代表,两会期间的发言最好不要让人有厚此薄彼之感。何况韩女士还指出,对此“媒体也要进行正确的引导”。如此官味十足,很难不让人产生联想。
不去解读韩女士的身份意识,她讲的话也是漏洞百出。比如她说:“阳春白雪的东西不能庸俗化,从事黄梅戏艺术的人要耐得住寂寞。”殊不知,以东北二人转打底的赵氏小品本来就是普罗艺术登上(央视)大雅之堂,不能拿阳春白雪来要求它。不过,表现形式的通俗化(甚或庸俗化),未必说明小品艺术就一定缺乏思想内涵。小品从贴近生活的角度,对社会不良现象和不正之风进行冷嘲热讽,已充分表明它的艺术和存在价值。
黄梅戏也是从“黄梅小调”等乡村流传的通俗曲艺逐渐演变而来的。“黄梅戏”作为正式名称至今甚至不到百年。其他地方传统剧种的情形也差不多如此。小时候,我经常随父亲到四乡五里观看高甲戏(一种古老的地方戏剧),印象十分深刻。至今老家那边还活跃着这种四处表演的草台班子。传统戏剧本来是一种很鲜活的大众艺术,只是现在粉丝越来越少,架子却越端越大。所以,包括京剧、黄梅戏等传统戏剧都面临生存困境,甚至成为需要申遗保护的艺术形式。
这恰恰表明,传统戏剧正因为失去了通俗性而沦为阳春白雪。至于韩女士把搞黄梅戏的比作“做学问的人”,又将赵本山等人看作“唱流行歌曲的人”,这种类比显然不伦不类。打个不很恰当的比方,今天的小品200年前和黄梅戏(的前身)还真是一家亲——都是老百姓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韩女士原来还是黄梅戏的创新人物。1984年,年仅16岁的韩再芬主演黄梅戏电视剧《郑小姣》,一改黄梅戏女性的“传统形象”,“突出了女主角青春靓丽的形象”,因而被视作一个“独特艺术贡献”。这位25年前的“黄梅戏超女”,如今却从传统戏剧的创新角色转变成为痛斥小品“庸俗化”的保守派。这让人多少有些感慨。
应该说,韩女士明显搞错了一些关键问题,直接导致她在对待小品艺术的态度上存在偏颇之处。而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像韩女士这样要么不太会说话、要么一说就错的,恐怕并非个别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