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最近,针对博士生存压力过大一现象,冰启先生在4月2日的《文汇报》上撰文称:我国博士生不能体面生活、安心学问的现状,实则是当前招生、培养模式以及学术资源配置方式不合理的具体体现,只有改革资源配置方式,改革招生、培养模式,才能真正提高博士生质量的过程,我国博士教育才能在与国外博士教育的竞争中赢得一席之地。
冰启先生提到如果博士生存压力过大就无法让博士体面生活,安心搞学术研究。至于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的,本人虽然有几位博士朋友,但是未接受过如此“高等的教育”,所以不予以探究,笔者想探究的问题是,多大的压力适合于博士生存,如果读到博士了就没有压力了,会产生什么样的后果?
说到博士压力问题,我们很容易想到博士自杀,想到博士生也抱怨这个抱怨那个的现象。但是,对于压力问题本身来说,这就是个富有争议的问题。如何评价压力的大小,个人承受压力的能力等等都是影响压力评判的条件,而恰恰是这样的条件无法量化。
不妨举个实例来证明。我们知道马克思写了《资本论》,也可能有很多人知道他是在非常艰苦的条件下把此书撰写完成的。但有很多人可能有所不知道的是,马克思也是个博士——于1841获哲学博士学位。但是,他并没有因此生活得多么地体面,甚至连起码的生活居所都没有,而是流离失所。在19世纪50年代,马克思甚至“沦落”到了“饿了,啃一口干面包;渴 了,喝一杯白开水;疲倦了,就站起来跳两下,然后继续工作”的地步。
当然,我们不能寄希望于每个博士都成为马克思。但这样的压力有多大呢?马克思却是挺拔地站立着,为我们人类文明和进步创造了巨大的精神财富。再比如,西南联合大学那段时间的博士们,他们整天就活在战火纷飞之中。压力有多大?难道会比现在的博士压力小吗?但他们创造了我们国家(自从有了大学之后)最辉煌的历史,迄今也难以逾越。
古人云,生于安乐,死于忧患。做学问也一样。博士如果是生活在安逸的、没有压力的,甚至不食人间烟火的环境之下,那做出来的学问还是有用的学问吗?笔者亲历过一件这样的事,河北某国家级贫困县邀请了一位美国某著名大学的系主任、教授(博士毕业)到当地讲课,但是,该教授没有对当地做实地调查就开始讲他的“通用理论”。结果,这位教授是讲了也白讲。
如果我们的博士个个都这样,却还要求要给自己多好的待遇,在一个市场化的社会中,又怎么可能?即便不是如此,做学问的最终目的还是要有所用,要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对人民的生活水平提高有所用,正所谓“学以致用”。所以,博士存在的目的是为了更有用,而不是能够跟谁提更高的要求,可以从此高枕无忧!(肖隆平)
(责编:刘宝琴)
- 2009-02-26拒住豪华酒店的委员顶住了多少压力
- 2009-03-21不要把什么问题都归结为就业压力
- 2009-02-07提高退税率并未减轻纺织业外部压力
- 2009-03-02财政预算决议赞成率最低,财长为何没压力?
|